分享

你知道吗?《疯传》揭秘了一个追女孩的单点爆破策略(连载2)

 陈世平dgr4xqe4 2020-11-03

一、你知道吗?

有些书你觉得你知道了,但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理解。知道与理解,相差十万八千里。

好比《疯传》这本书,你知道了,但你能够说出疯传的六个原则及其方法论吗?

说不出来,这本书就不能构成你的“社交货币”,或者说谈资。你根本无法跟别人谈论书中的理念与应用。仅仅知道,有什么用?

“社交货币”这个词特别有意思,而且它可以作为一种策略来攻打目标

说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就能理解什么是“社交货币”,怎么制造社交货币去实现一些目的。

二、有一个故事

大学那会,我一个室友是个游戏迷,天天蜗在宿舍打游戏。

后来有一天,我发现哥们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回来。我心想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开始发奋图强了?

我问哥们为啥看《道德经》这么形而上的哲学?要知道我们专业学的是经济!哥们笑了笑,说就看看呗。

一个人不可能突然就转变,即使转变,这里面一定有某些促成转变的原因。

于是我就开始观察哥们,究竟唱的哪一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哥们天天捧着《道德经》在研究,还借了几个翻译版本的一起读。

我使劲好奇,这不符合逻辑啊,一个游戏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当哲学家了?

不仅自己研读,他还跑去人家哲学系去蹭课,甚至连自己专业的课都放下了。

我说哥们是不是吃错哪门子的药了?这个答案不揭开,我估计是该我吃药了。

他研究《道德经》,我就开始研究他。

一个月,哥们只用了一个月的狠功夫,就能够把整本《道德经》作为谈资了。

有了谈资,他想要交谈的对象是谁呢?

一个月之后,我这哥们开始有所动作,他要开始发起第一次进攻了!

那天我们一起去上一门大课,那是跟隔壁班一起上的。

隔壁班有个班花,长得很是漂亮,那种漂亮不光是外在的五官精致,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高贵的气质。

那哥们拉着我,直接坐到人家隔壁班班花后面。

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做。

要知道我们当时顶着多大的压力,全班的男女同学都看着我们俩串班坐。

坐好了,开始上课。

课上了大概20分钟,那哥们拿出笔和一叠便签纸,然后(我看他有点小紧张,写字的手有点小抖,还能看到他手掌心湿了,我猜他应该是下了很大的勇气)

然后他在便签上写了这么一段话: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若无所归。

请问,可否友以论道?”

写完后,他拍了拍前排班花的肩膀,然后把纸条传给了她。

我……!!!

我瞬间就明白了,这哥们前面一个月所有的努力,就为了传这个小纸条!

我天天听他背《道德经》,我虽然当时不知道他写的那几句话啥意思,但我印象知道那是道德经里面的句子。

你猜一下结果怎么样?

结果纸条传过去后,好像石头沉入大海一样,那个女生一直没回复他。

直到……

直到下课铃响了,那个女生把纸条传回给他,纸条背后写下了一串号码——她的QQ号。

这个QQ号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我目睹了一场精心设计而漂亮出击的单点爆破战!

后面我才得知,这个女生竟然喜欢道家思想,从小就被华夏圣贤的经典熏陶。所以她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温婉可人的气韵,与其他女生都不一样。

怪不得这哥们像着了迷似的攻读《道德经》,因为《道德经》对于那位女生来说,就是一种“社交货币”。

你要接近她,必须要打造与她层次相当的社交货币。

你很有钱,你很土豪,对不起,这不是我的社交货币。我只与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交往,金钱只是次一级的社交货币。

你对一个有思想文化又温婉可人的女生去谈游戏,谈足球,谈韩剧,谈奢侈,不是不可以,但这些社交货币在对方看来,层次还达不到。

三、有一个人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白岩松他是一个主持人,但这几年你去关注他,他开始讲《道德经》了。

他说在他过了40岁这个阶段,《道德经》对他影响最大。

在抖音或者其他的什么平台,我看到他在众多场合所讲的,就是去跟别人分享《道德经》里面的思想智慧。

如果你想结交白岩松这个人,你可以跟他晒你很有钱,你可以跟他谈短视频,谈5G,谈未来的产业经济,这些他可能也有兴趣。

但是,在他看来,你的谈资还入不了他的眼。因为他现在最高层次的社交货币,就是《道德经》。谁能跟他谈道德经,谁就能更快速的融入他的圈子。

现在很多人都说怎么破圈,怎么跨越圈层。

在跨越圈层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你要跨越什么样的圈层,这些圈层的社交货币是什么?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你是否具备?

四、有一本书

《疯传》这本书在论述“社交货币”的观点时认为,我们在网络上讨论以及对外发表的东西就代表着,并定义了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会倾向于去分享那些能够突显个人属性的东西,比如“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内容。

反过来说,你所看到别人分享出来的东西,都是构成对方社交货币的一部分。透过社交货币,就可以去分析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

即使这种社交货币可能是别人特意打造的,但他懂得社会传播的策略,他知道什么样的因素,能够“入侵”目标人群的心智。

社交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塑造自己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相传的目的。

如果双方持有同一级别的社交货币,他们会相互欣赏和认同。持有低一级社交货币的人,只会对持有高一级社交货币的人产生羡慕的情感。

而持有更高级社交货币的人,会觉得自己屌炸天,低一级的都是渣渣。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普及,让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如果你书都不读,你有什么谈资可以跨越圈层呢?你又凭什么来打造你的社交货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