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鉴定:真伪为首 优劣为次

 新用户36705257 2020-11-03

  传统的鉴定新老真伪,只凭借经验和感觉,这种鉴定理念,既使把新老佛像放在一起,经过对比结论是正确的,对真伪的解读也只局限于。真的看上去舒服,赝品看上去别扭,却无力解释真在哪里,假又假在何处。而客观科学的鉴定是要掌握真品的材料、工艺、造型、结构、氧化等,全方位的进行真伪的举证,要用真的标准和证据,揭露赝品的伪装。

  那些造型精美,极富文化内涵的佛像多年来始终处于收藏小众化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那些珍 稀的古代佛像其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也不成正比,一旦有人点起第 一把火,价格的水涨船高也就不稀奇了。

  精美的佛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颇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从上世纪80年代 开始,佛教造像尤其是鎏金铜佛像逐渐引起国际收藏界的重视,这几年更是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青睐。2004年起,保利、嘉德、北京翰海、天津文物等拍卖公司分别举办了佛像艺术品专场拍卖或集中大量拍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收藏佛像是从其艺术性考虑的,中国传统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三个门类。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佛像,尤其是汉地佛像,每个神态都不一样,光是面貌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代表了那个时代最 高的一种审美。

  鎏金佛像泛指一切以金属为质地的佛教造像,材质可以是纯金、红铜、黄铜、青铜、铁、银等,但一般特指铜鎏金佛像。

  明清时期的鎏金铜佛像以刺头居多,有的刺头顶上有肉瘤,大耳,下颏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铸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盘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莲形或山形座相对前代高,底座无锉痕。铭文或于座腿前。坐姿多样,腿或一盘一掉,或一拱一掉。宋喀巴皆戴“ ”形帽。色重显红,金水发黄厚。

  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