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路漫漫,妈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乳腺癌互助圈_ 2020-11-03


“老妈你瞅瞅你的这颗“卤蛋”,锃亮锃亮,还反光,就像一个电灯泡!”

“哈哈哈,臭儿子,看我不打你!”




距离母亲确诊乳腺癌已经8个月,回想起来,不寒而栗却也心怀感激与希望。

1、癌,原来不只在电影里演绎



母亲今年53岁,某一天躺着看电视时摸到胸部有个鸡蛋黄大小的硬块,一家人心生不安,连忙带着母亲上医院做了B超。

下完班回家,我催问母亲检查结果,母亲只摇摇头说了句不好。

“怎么不好?”我焦急地追问。
“里面有个肿瘤,”母亲说。

当时的我,由于没有接触过疾病,根本不知道肿瘤是什么,天真地以为肿瘤就像皮肤外面长的火疖子,做个小手术取出来就可以。

“是癌。”

 
一瞬间,身上仿佛被电击中,浑身酥麻失去意识,“癌”这个东西我只在电影或电视剧里看到过,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出现在自己家里,而且是自己母亲身上,难以接受。

在2019年那个十一月深秋里,我瘫在冰冷的凳子上,崩溃地哭泣着像失去线的风筝,无能为力又无所适从。

相比我的崩溃,母亲反倒更加坚强,语重心长地安慰我:“没事儿,你现在有工作了,也成家了,自己也能照顾自己。”这就是母亲,即使患癌的是自己,第一时间考虑的也还是自己的孩子。

擦干眼泪,梳理好思绪,我们准备与乳腺癌打一场硬战。


一家人预约挂号、联系医生,母亲顺利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影像学和穿刺综合判断,医生认为母亲的肿块相对来说较大,建议先化疗和双靶治疗,先把肿块消除后再进行手术。

癌从天降,我们能做的就是遵从医嘱,相信医生。

2、噩梦来临,几欲放弃咬牙坚持



一贯坚强的母亲遇上化疗,也如霜打的茄子——蔫了。母亲的化疗方案是多西他赛联合卡铂6周期化疗,由于滕月娥教授以及石晶教授考虑到母亲年纪不算大,身体还算硬朗,因此化疗用药剂量也偏大, 希望尽量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

不曾想,母亲第一周期化疗后反应剧烈,身体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主要集中在下半身的关节处。白细胞也不争气地骤降,导致身体黏膜全部溃烂,口腔黏膜更是溃烂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法进食。我们只好为母亲准备一点盐分都没有的流质食品,比如稀粥和鸡蛋羹勉强维持体力。

母亲遭受的痛苦远不止这些,原本就有高血压的她,用药之后心率跳得特别快,心脏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喉咙口跳动而出。脱发、失眠也比意料中来的更快,更难以承受......


看着母亲痛苦万分,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宁愿母亲所受的痛苦全都加在我身上。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感同身受,至少在癌症治疗副作用这一点上,只有亲身经历的患者才懂。

痛,那就止痛,医生指导我让母亲每天吃两粒布洛芬。每天,趁着空闲时间我便给母亲按摩疼痛的关节,心想能缓解一点是一点。母亲用的是短效升白针,一针下去,母亲难受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烧的直打滚儿。

“坚持啊,下一次就用长效升白针,就会舒服得多。”我只能先用“善意的谎言”安慰母亲坚持完成化疗。

“我真的不想再化疗了,如果下次化疗还这么难受我就不再化疗和手术,化疗都已经折磨死我了。”第五次化疗后,母亲终于不堪折磨,几次三番欲放弃治疗。


见母亲如此,我不知如何是好,联系石教授反馈母亲的状况。与石医生多次沟通后,医生决定第6次化疗减量20%。尽管过程痛苦不堪,好在结果是好的,母亲最终顺利地完成化疗。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刹那间前功尽弃。

3、昂贵靶向药进医保,癌症患者的福音



“针对你的情况,我们有三种治疗方案。第一种是单靶曲妥珠单抗配合化疗,第二种是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双靶治疗,第三种是院内的HER2阳性药物临床试验。”滕教授和石教授两人的看法一致。

由于当时帕妥珠单抗还没有进医保,整个双靶治疗方案算下来需要30万左右,母亲心疼昂贵的药费,我们一家人认为保命要紧,为了医药费而放弃更好的双靶治疗方案肯定不值得,千方百计地劝说母亲接受双靶治疗。石教授也表示,针对母亲的情况,双靶治疗的各项数据都很漂亮,比起单靶方案效果更优。


如果今天得病的是我,医生告诉你这3个方案你怎么选?我问母亲。
那当然是双靶治疗。
那不就得了,你现在生病了,我们也会给你选择这个方案。

我们当时便决定为母亲申请了帕妥珠单抗慈善援助方案,今年,帕妥珠单抗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曲妥珠单抗也降价了,两个靶向药都能医保报销大部分药费。在慈善援助方案、药品进医保等国家福利政策支持下,母亲终于安心地接受双靶治疗。

乳腺外科的医护人员告诉我们,母亲新辅助双靶治疗十分有效,达到pCR母亲知道结果后十分开心,终于放下一口气。相比化疗的难熬,母亲在双靶治疗时倒没有什么异常,虽然她有高血压,唯一感觉是心率比较快,不过吃一些保养心脏的药物后也相安无事。



生容易,活不容易,压倒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有时候并非疾病本身。高昂的医疗费用重压下,药物进医保的确为癌症患者缓解不少经济压力。

4、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母亲爱美,想着能保乳尽量保乳,无奈肿块过大不符合保乳指征,只得切除。“女性切除乳房,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洗澡的时候也会被人另眼相看,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母亲的言语和眼神里透露着对乳房的极度不舍。

然而再怎么留恋也无济于事,多方会诊之后,结果依然是全切。

“那好吧,实在无法保乳,那就争取装个假体。”母亲的需求仅仅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一样正常罢了。

右乳全切术+一期重建,决定好手术方案,母亲被推进手术室。由于只允许一个陪护,当时只有我的姑姥一人陪着母亲,我只能通过电话和姑姥沟通了解母亲情况。母亲术后浑身剧痛,哪怕仅是翻身稍微动一下,伤口的都像被灼热的尖刀刺着。术后血压直飙200 mmHg,医生见状都十分害怕,立即采取医学辅助手段,帮助母亲度过术后危难时刻。


仅仅听着姑姥电话那端的描述,我的心已经揪成一股麻花。回想起来,医生简直是从死神手里抢回母亲的生命。

5、真正地体会“医者仁心”



母亲化疗期间的某个夜晚突然发烧到38℃以上,那时正是新冠肺炎肆虐的时候,我十分害怕。半夜里,我硬着头皮给滕教授打了求助电话。

一边是强势袭来的新冠肺炎,一边是病榻上烧得越来越烫的母亲。半夜里,我只好硬着头皮给滕教授打了一个电话。

滕教授接到电话后,非常有耐心地安抚我的焦急情绪,表示化疗后出现低烧是正常现象,并且告诉我去药店购买消炎药,次日再带着母亲验血。考虑到电话里讲话不清,药物名字容易搞混,滕教授挂掉电话后,立马编辑了消炎药的名字发送短信给我。

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敬意和感动油然而生,滕教授在肿瘤届是知名专家对患者依然如此耐心,医者仁心尽职尽责按照滕教授建议服药后,第二天母亲就退了烧。

新冠肺炎期间,肿瘤内科已不接受病人,母亲每21天一次的靶向治疗受到影响无法如期完成,又一次联系滕教授,告知我们省人民医院肿瘤病房还能接病人,在滕教授的指导下,母亲虽然延迟几日,但也正常入院进行靶向治疗。

自从母亲生病以来,我们受到滕教授、石教授以及其他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真正体会到医者仁心的含义。第一次在肿瘤内科的墙上看到锦旗和表扬信,心里萌生了给她们写一封表扬信,以此表达我们一家人对她们的感激。


6、作为家属,我们能做些什么?



艰辛的抗癌路,家属是特别的存在,我们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也不少。作为家属,我们需要比患者更坚强,了解更多抗癌资讯,与医生多多交流学习。得乳腺癌的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脾气,隐忍、生闷气、暴躁等皆不利于疾病恢复。

记得母亲第一次化疗时头发就已经全掉光了,那么爱美的母亲心里无法接受,痛哭流涕。怎么办?苦中作乐。

眼看着母亲沉浸在失去秀发的悲伤中,我便想换种方式转变母亲心情。

“老妈你瞅瞅你的这颗“卤蛋”,锃亮锃亮,还反光,就像一个电灯泡!”
“哈哈哈,臭儿子,看我不打你!”


有时逗一逗母亲,母亲也十分开心。此外,母亲从排斥进北方大澡堂,到逐渐坦然面对,这个心态转换的过程需要家属的鼓励和开导。

原先我不太会做饭,自从母亲生病后,我就努力地在网上查询食谱学着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母亲在康复期间吃好、睡好。

抗癌,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我将视作终身事业。愿大家,平安健康!

THE

END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