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泉·散文】邓晗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诗意》

 作家荟 2020-11-03

【作者简介】邓晗凌,曾用笔名素心。1994年生,德语专业,自幼喜爱文字,热爱生活,热爱旅行。习惯于从微小之处看见美丽,惟愿怀着一颗素心,安然行走于世。部分诗歌、散文散见于电子刊物及《当代原创文学》等纸媒。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诗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自己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随着生命之水往深处流,生活中掺入的各种色彩愈来愈多,忽然发现,其实诗并不是高于生活,反而是俯身于生活,在生活里深深地扎根,缓缓出芽、成长,用心汲万物之灵气,而又将风华赋予人们,与生活相依相偎,与生命共存共荣。这里的“生命”,同“生活”一样,并不仅仅代表作者个人,而更广泛地涵盖了人类的延续。

  捷克诗人杨·斯卡瑟有这样一段诗句:“诗人并不发明诗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许久许久以来它就在那里 诗人只是发现它”。诗句,其实就是文字的组合,诗意是诗人赋予这些组合着的字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原有并且纯粹的诗意,只是有人用文字形式与技巧将它表达出来了,从而成诗,当在大多数人心中产生共鸣时,这首诗就会得到认可。可是这首诗之所以得到认可与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他人内心的呼声,触动了人们内心某一根弦,或者说,诗人与读者心中的诗意在这个时候是契合的。


  席慕蓉曾在文中引用过齐邦媛教授这样一段文字:“对于我最有吸引力的是时间和文字。时间深邃难测,用有限的文字去描绘时间真貌,简直是悲壮之举。”时间这个概念真的太悬妙,存在于这世上的每个人,每株草木,甚至每个乍看似乎没有生命迹象的物品,比如一块石头,不管你知不知晓,承不承认,愿不愿意,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的牵引下,你不得不循着时间前行。生活,就存在于这时间长河之中,截取微不足道的一小段,在这里,诗也应运而生。其实我是相信的,哪怕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的心中一定也是有诗意的,比如在那文化还依靠口口相传的古时,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就能将诗意歌唱出来,从而流传。这融于生活的诗意,终于在文字发明之后,得以寄托于文字,从而形成诗行。

所以,诗意与生活共融,诗与生活相依相偎,席慕蓉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对诗的渴望,是生命本身最纯净的企求”,即便不写诗,我们心中依旧是存在一份诗意的,所以,请细心发现并且用心保护它,诗意地活着吧。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