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小说】余伞《房子》

 作家荟 2020-11-03

【作者简介】余伞,青年小说家,小说发布于黄河文学、上海文学、山东文学等杂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姐姐要搬到县城里去住了,这是迟早的事情。房子是她在去年买的,付了二十万首付款,剩下的分二十年还清,每年付三到四万块,还好近些年姐夫赚了点钱,但负担还是很重。姐姐有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的年龄,大的今年要上小学,小的明年上幼儿园小班,两个孩子一天的花销也不少。以前,每次他们到我家来,有时是我,有时是外公和外婆,带着他们去小店里买点零食,自姐姐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欠下了一笔债务后,她自然要在其他方面节省。两个小孩日常花销是一部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时间长了,积累下来也不少。姐姐还打算在买房子后第二年搬进去,搬进新房,当然要装修了,装修费哪里来,一是借,二是平时的节省,姐夫赚的钱都付了房贷,装修费自然是出不起的。姐姐一直打算搬到县城区,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是比较反对的,她手中的钱离买房子还要一段距离,县城里的房价像吃了猛药,突飞猛涨,姐姐的房子位置比较好,地段也新,比一些小区自然贵不少,但她不管,她一心一意要买,至于买房子所需要的钱,她没有想清楚,似乎很容易就能够获得,她在家里只顾带孩子,是没有赚钱能力的,平时用度都靠在姐夫一个人身上,好在近些年,姐夫的业务好了些,光景一日好似一日,银行里存了些钱,好像就是富人了,非要把辛辛苦苦赚的钱全部用来买房子。


父母一开始是十分抵触姐姐的购房行为的,不是不支持,但也没有坚决反对,只是说让她缓几年买,等外孙女再长大一些也不迟。姐姐说她之所以在县城买房,就是为了念书问题,在县城里念书,条件要好很多,也方便,但她没想到县城里一切花销都不比家里。在家里,她还有爷爷奶奶种的菜园,不管什么季节,都有新鲜蔬菜吃,菜市场里的肉啊、水果都比县城里便宜很多,两个小孩有熟悉的小伙伴玩,熟悉的地方去溜达,有我教他们上网玩游戏,教他们拍照,还有阿姨给他们去超市买好吃的,带他们去吃肯德基,当然,去县城里吃肯德基会更加方便,但姐姐还有几十万的房贷要还,会带他们去吃肯德基吗?最近几年,在我们那个地方,很多人赚了点钱,都互相攀比着去买房,原先只是在镇上去买,但在镇上买房,没有房产证。说来说去,镇上和县城毕竟不能比,一个是乡下,一个是县城,说的大一些,县城就是小一点的城市,很多乡下人一辈子都梦想着住到县城里去。姐姐便是这支买房大军中的一员,姐姐以前每隔一周半月的就会回家,就是因为离家很近,现在她搬到县城里去了,如果要想回家一趟,肯怕不是容易的事,虽然县城离我家也不远,但若要回来,也要坐上一个小时的车子,这一来一回,也是件麻烦的事。


买好了房子后,姐姐就一直打算着怎么去装修,她不会电脑,也不会设计房型,要我在网上给她搜索如何装修,买什么家具,她准备把房子装修成简约而不失大方型。我在网上给她一个一个地找,她看到一张照片,让我停下来给她看看。为了装修房子,她好像入了迷,饭不思茶不想,整天脑子里惦记的就是如何把那三室一厅的房子给装修好,姐夫不在家,就她一个人操心,但她乐在其中,并不会感觉厌烦,到最后却把我给弄厌倦了,只好把电脑让给她,让她一个人仔细地去看。上半年,我去外地工作后,姐姐装修房子的进展如何,我不得而知了,只是在前几天,她打电话给我,说准备搬近新房了,时间和她预期的差不多,我回不去,她也不责怪,只是再三叮嘱我回家之后,去她那里去看看,说到这里,我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喜悦。她在电话里告诉我搬家那天来了多少亲戚,一共两桌人,很热闹,姐夫也从外地回家去了。电话里,我隐约听到两个外甥好像就在旁边,我顺便问了姐姐一句,两个孩子住在县城还习惯不,姐姐说他们还不习惯,整天没地方去玩,只能呆在房间里看电视,听到这里,我感到有些难受。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