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凤栖梧》(十五)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散文】方长荣《都是牛屎惹的祸》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凤栖梧-----一击(四)

燕王的岳父受了重伤,代宗才没有追究胡捷的责任。

韦敏接替了胡捷的职务。

东宫一系自然欢喜。

思莲在东宫里,听到了消息,当即大笑起来。

姚惠正在和苏侧妃聊天,苏侧妃上月生了一个儿子,是凰羽的第三个儿子了,因为朝堂兵败,这个孩子的满月酒也没有大办,只是东宫自己简单的摆了几桌。

凰羽给他起名荣安。

凰羽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平安,不要再开战了。

姚大人说过,灾年要减轻税负,安稳人心,如果再对外打仗,一旦内乱,就会腹背受敌。

凰羽的提议提到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现在大家都明白,南宁没想象的那么弱势,而凤嘉一个没有战功的世子居然打赢了胡赢。

而南宁的凤嘉一直在和父亲坚持,册封李梧为太子妃,南宁王只好实话实说,司徒一派反对强烈,如今和长安已经反目,李梧这个公主的身份就太尴尬了。现在李梧还能安然的在太子府,完全是因为她生育了眸寻。

南宁王只有眸寻这一个孙子,而自己的小儿子不过八岁,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凤嘉,而凤嘉对李梧的维护非常的明显,这才保全李梧。南宁王明白,眸寻已经四岁了,聪敏过人,应该说李梧教导的非常好。她毕竟是眸寻的母亲。

凤栖梧-----一击(五)

最后的条件是,不册封李梧为太子妃,李梧可以是太子府的女主人,教导眸寻,南宁王不提与南安联姻的事。凤嘉冷笑,如果南安非要联姻,父王和宇弟都可以考虑,没必要非是我呀。

南宁王挥手撵走了儿子。人家要联姻的是太子,不是他,也不是年纪还小的阿宇。

凤嘉疲惫的回到太子府,李梧正在教眸寻读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眸寻问母亲,您的故乡是哪里,李梧有些恍然,是长安。

眸寻继续问,长安的月和这里的月一样吗。李梧微笑,一样的,都是照亮了人间的月。

凤嘉走向眸寻,小孩子看见了父亲,欢喜的放下书,扑向父亲的怀抱。这一阵子凤嘉回来的晚,有时过了三更才回,他好几天没见父亲了。

李梧起身,侍从端上茶来。

凤嘉抱着眸寻坐在椅子上,脸上有了笑容,一切的烦恼,都抵不过儿子的笑容。

南宁朝堂里有人建议,太子不愿意联姻南安,总要娶国内的名门淑女呀,于是提议为太子选妃。

凤嘉冷冷打断了上书的臣子,我已经有妻子了,此事不必再议。

阮大人说,哪里太子只有一个妻子的。

凤嘉冷笑,谁也没规定,太子不能只有一个妻子,如果阮大人,对此有意见,凤嘉可以不做太子。

凤栖梧-----沉默(一)

凤嘉的态度太过强势,那一句,凤嘉可以不做太子,算是将这件事划上了句号。

众人都明白他的态度了,有的赞叹,夫妻情深,有的叹息,红颜祸水。

李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祸水,她为凤嘉的态度感动。

她明白,南宁一日与长安为敌,她的日子就不好过,只是做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不能一走了之。

上个月郑叔和她说了密道的事,他们在太子府假山那里挖好了密道,通过南宁城地下的管道可以出城。

阿大和阿二的特长就是挖密道。

人家功成身退,拿钱走人是他们的规矩,他们已经去了西域,终生不回南宁。

李梧现在知道了爷爷的打算,难道爷爷当年就想到了南宁和长安会有一战吗。

她也想过离开这里,她在这里五年了,她也喜欢庭院里的茶花,也喜欢这里蓝蓝的天,可是那些放在凤嘉书房里奏折里,多少人对她身份的诋毁,她知道这里不会接受一个和宁公主,哪怕她是善意的。

她不愿意做什么公主和太子妃,她唯一的身份就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因了凤嘉的深情,因了眸寻,她不能离开,只能隐忍。

她感受到了凤嘉的身体不如从前,杜大人后来说起凤嘉小时候中过一次毒,有人怀疑是王后下的毒,那时她还是惠妃,先王后派人营救了凤嘉,养在自己宫中,听说余素并未排清,这是南宁王一直感觉亏欠凤嘉的。

此事一直被隐瞒着,是怕人担心凤嘉的身体能不能担当太子。

李梧让绿竹一直为凤嘉调理,绿竹私下说,她暂时能控制,只是找不到病根,这是为难之处,如果这样下去,三五年好说,三五年后就难办了。李梧知道,她必须暗寻名医,医冶凤嘉。

杜大人私下劝她,想想办法,能不能找到当年宫里的旧人,惠妃做了王后,对后宫大清理一次,当时给凤嘉看病的太医和许多宫人都失踪了。

凤栖梧-----沉默(二)

这件事对李梧太过震憾,她找了绿竹和郑叔来,四个人一起商议。

郑叔提议和南宁王讲明情况,得到他的支持,找人比较方便,杜大人摇头,如果告知了南宁王,通过他的人手去查询,消息可能外泄,现在凤嘉在朝堂公开维护李梧,既不肯和南安联姻,又不眀娶南宁的贵女,如果这个消息走露了,怕别人另有打算,会不会以凤嘉身体为由,真的拥立南宁王的幼子阿宇,那时候凤嘉会被动。

 李梧意识到了真正的危机。

目前南宁内部有很多人对凤嘉有意见,可是凤嘉刚刚击败了胡捷,威名正盛,他们才不敢多说什么,如果闹出了凤嘉儿时中毒的事,就真的令凤嘉处于险境。

绿竹想了想,动用我们的人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消息。

杜大人也赞同,他知道,李梧来时,郑叔他们另有伏笔。

当年和亲来时,郑叔带的人里,有五十人来了之后,就离开了太子府,他们有的做生意(本钱是李梧的),有的开店(各种店都有),有的成了行商,往返各地。为的就是让这些人打听消息。

这些年一直不公开联络,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怀疑。

现在到了让他们出力的时候。

他们的家人都在长安,忠心是不必担心的,当时挑选这些人的时候,都是选的,家里人多,都在长安,只一人出来。

凤栖梧-----沉默(三)

郑叔去安排了,杜大人提到了在城外庵中静修的王后,她是最知情的。

绿竹看了看李梧,她们有一条最隐秘的线在王后身边,王后对凤嘉一直有敌意,所以在庵中放了人,这个人现在掌管着王后的饮食。

李梧点点头,绿竹也出去了。

杜大人起身告辞,叮咛李梧,此事连易章大人也不能提及。易大人一直拥立凤嘉,可是如果凤嘉有事,他能不能还一如既往,这让杜大人不放心。

李梧郑重致谢。

李梧心情忧虑,可是脸上不露分毫,一如既往。

绿竹每天给凤嘉调理,起码保证外人看不出来。

凤嘉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他的身体出了状况,儿时的事情,他恍恍惚惚有记忆,他四岁的时候生了大病,几乎死去了,后来父王把他抱到了先王后身边。

他安慰李梧,你放心,我没那么脆弱,我会撑下去,一定要眸寻长大。

他想起了太医院的欧阳院判,当年是他给自己看的病,这个人到是信得过,不妨让他来看看。

李梧追问,他真的可靠,现在消息不能走露,连父王都不能知道。

凤嘉点头,他是先王后的人,不是父王的人。

深夜欧阳院判到了,他先诊了脉,又看了绿竹的药方,点点头,你们到是有高人,我若开药,也不过如此。

李梧再三请他开方,他沉吟半晌,才说,不是我不开,实在是,当年我就没有弄明白下毒人的所有药物,才只能暂时解了毒。

李梧叹了口气。

欧阳院判安慰她,不要太担心,只要凤嘉能平稳渡日,不要过渡操劳,还能撑个七八年,这七八年里,再想办法吧。他打开匣子,是十丸药,这是我研制的,危急时再服用,吃了后,能保证三五日如常人一样,但救急不救命。

凤栖梧-----沉默(四)

欧阳院判答应告老辞官,他要去南安看看,有没有特别的药材,能医治凤嘉。

李梧深施一礼,大人再生之恩,李梧没齿不忘。

郑叔放出去的人,得到的消息很少,当年惠妃掌握宫务,事发后,她处理了很多人,这些人后来都失踪了。

 而现在的王后,天天只诵经,别事不问。

 这几年来,从没见她与人往来。

王后的家族里的人,也和她断了往来。

李梧长于宫中,她明白,王后突然失势,儿子死了,自己静修了,这只能说明,当年的事,另有文章。

深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南宁王如此手段,都说南宁王心软,当年凤嘉中毒事件,他都没有追查到底。

李梧想,易章大人可能知道什么。

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有用,也可能都没用,可是她必须想办法救凤嘉。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