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邻居邻居》(二十三)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邻居------心动

李芬说,你想想,你不在车间管理岗位上坐一坐,就只能是主任,如果你的车间主任干好了,可以提副厂长,不比现在这样有前途。

宋主任没说话,有些心动。

这一夜宋主任失眠了,他在想要不要运作一下。

翻来覆去的,仔细考虑了半天,这个主任的职务,他能不能管好。

宋主任心里没底,他没在车间做过一天,里面的管理一点不懂。

他原来的规划是,往局里的科室调,他还是愿意在办公室。

宋主任第二天到了单位,先填写了主任竞争表格。

表格要先交到孙书记那里,孙书记汇总后,在厂办会上讨论。

孙书记看见宋主任的表格,先是一愣,宋主任有些不好意思,他交表的时候,选了书记室没人的时候,他说,本来想先征求您的意见,可是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我是昨天晚上才有的打算。

邻居------上会

孙书记并不看好宋主任的竞争。

可是他想了想,不能干涉宋主任的决定,就笑笑,我理解。

厂办会上,有三个人交了表格,除了宋主任,有一个是原来的车间副主任,一直了解生产,另一位另一个车间的副主任,这位资历到了,而且级别是主任的级别,主要是当时没有空岗位。

大家各抒已见,对宋主任都巧妙的回避了,宋主任级别是车间主任的级别,无所谓提职,属于同级的调动,可是他没有生产的管理经验,他有行政的管理经验。

田厂长倾向于那位副手直接提升,孙书记倾向那位级别是主任的副主任。宋主任大家都表扬了几句。

最后投票是副主任提职。

散会后,田厂长说,让孙书记做做另两位的工作。

孙书记先找的宋主任,宋主任知道这次没什么戏,他太仓促,没做什么准备工作。只是为了表态,一半是为了李芬,一半是为了试探。

邻居------谈话

孙书记和宋主任谈话,这是必要的程序,他一直询问,宋主任怎么想到了去车间,宋主任只好解释也是为了能有机会进步。也是妻子的意思。

孙书记若有所思。

宋主任从孙书记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安,好似他不安心本职工作,马上解释,我其实非常喜欢办公室的工作,只是这不是车间主任补助也高吧。我媳妇挣钱比我多,我也有压力。

这最后一句,到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别人也好理解。孙书记点头,是呀,你也有你的压力。

宋主任一直表态,我也就是参加一下竞争,好和媳妇交待,证明我努力了,那当不上不是我的事,您看要不然,我那么晚才交竞争表格吗,就是走个形式。您放心,真的只是参与一下,我一分析也知道我是没戏的。

宋主任的态度,还是诚恳的,听上去都是心理话,以宋主任的智商,只要分析一下,他的希望的确不大。

孙书记这才安心些。

邻居-----工作

那一位的工作不好做,他级别早够了,就是没岗位,还挂着副主任的职务,这一次有了空岗位,还是不考虑他,这当然让他生气,孙书记和他的解释是,考虑那位副主任工作上手快,原来就是那个车间的。

他不服气,我也一直在车间,虽然说木工车间和维修车间不同吧,但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差别,宋主任是做行政管理的,还要申请到车间呢,管理总是相通。

他叹口气,不是我不理解领导,实在是我的年纪到这了,这次不考虑,下次还不一定有机会,我还有五年就退休了。

孙书记劝他,级别和工资待遇都是主任的待遇,何必非操那个心呢,你看你所有的待遇都是主任级别呀。走在工厂子里,大家都是喊你主任。

他冷笑,那能一样吗,一个虚名和一个实职,是一回事吗。

孙书记知道他的工作难做,也没指望一次就有结果。

邻居-----上门

这位一打听,田厂长是不支持他的,马上去找田厂长,明知道田厂长在车间,偏下班后到了田家。

张兰在工会多年,一看他进门,就知道问题是什么,马上笑脸相迎,一口一个沈大哥,她故意绕开职位称呼,担心他拿职位说事。

沈主任不好对张兰沉个脸,也没个笑模样,大模大样的往田家的沙发上一坐,然后大口的喝茶,张兰很热情的对沈主任嘘寒问暖,问了工作,问了家里。

沈主任这才脸色好些。

张兰做好饭,拉着沈主任一起吃饭,田然不喜欢和别人同桌子吃饭,拿了饭,就回了书房,张兰叹气,这孩子上高二了,功课紧,吃饭也要听英语带子,一分钟也不肯浪费。

沈主任也说,我家的小儿子也一样,学习很用功,张兰说是呀,当家长的都要为孩子想。

孩子们现在压力大,竞争也大。

沈主任心中一动,他现在的情况,未必改得了厂办会的决议。

沈主任问张兰,你说现在还能照顾子弟吗。

张兰马上懂了,她说,前三年还有指标,这几年没有,不过不是不可以申请,咱们厂子总有退休的。

沈主任脸色缓和了。

邻居-----对面

田厂长看见沈主任,当然知道对方的来意,他们也算熟悉了,田的表情,始终是严肃的,他不爱说话,就坐在那里,沈主任也坐着沉默,时间过了十一点,张兰忙打圆场,沈大哥有事您就讲,别客气,我们进厂都比您晚,你是我们的老大哥。

沈主任叹了口气,现在谁还认这个呀,那刚进厂的时候,一天加班加点,吃住都在厂子里,这些事,哪个还记得。

田厂长有些动容,他说,记得,厂子里怎么会不记得。

沈主任说,我也是主任的级别,一拖七八年,不给安排相应的岗位,这合适吗,田厂长低头,看来是孙书记的工作没做下来。

张兰表示理解。

沈主任最后站起来,我走了,你们考虑考虑,明天我到局里,问个情况,这样对老同志不行。

田厂长皱眉,张兰忙给他使眼色,田厂长这才马上站起来,送沈主任下楼。

邻居---送客

田厂长其实对沈主任有意见,他知道沈主任只是在混日子,他当然不会不愿意提他做车间主任。

二人一前一后下楼,沈主任并没有客气,让田厂长回去,田厂长就只好送到了楼下,到了楼下,沈主任却说,田厂长我很佩服你,你是真爱工厂,真愿意泡在车间里,你这样的领导不多见。我佩服,真心佩服,可是你也要替我们想想,我是从工人一步一步做起,一辈子几十年,都在车间里了。我对车间是有感情的。你不要看我现在的状态,我也是没办法,这些年,他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田厂长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恍然,是不是真的对沈主任不太公平呢。

田厂长上楼,回家,看田然的房间还亮着灯,就在客厅叮咛一声,田然,十一点多了。

张兰笑笑,田然就那样子,不到十二点,不会睡的。

田厂长皱眉,他有时奇怪,田然对书本的痴迷,真是不知道时间。

张兰收拾茶杯到厨房洗净,她是个爱干净的女人,客人走了,桌子要擦干净,杯子要洗净,下次可以直接用。

邻居---聊天

田厂长说,沈主任是不是有好多意见。

张兰想想,也难怪,他十八岁就进厂,三十多年了,原先也是突击手。

张兰建议是不是照顾一下沈主任的孩子。

沈主任三个儿子,有一个在外地,另一个正读书,还一个没有正式工作,是不是先进厂子里做工人。

没有正式工作,都不好谈朋友,自然是沈主任的一块心病。

田厂长点头,这事我和孙书记商量一下。

张兰说,你当回事,不要说了就忘记了。

田厂长点对,真麻烦,我以为孙书记能说动他呢,不想,他跑咱家了,张兰笑笑,怎么说,空口白牙呀,人都是要过日子。

田厂长感觉张兰这点好,沈主任在家里泡了五六个小时,张兰都是和容悦色的,而且帮着出主意,热心肠也有耐心。

邻居---沟通

田厂长到不介意沈主任的态度,他做事没想让人满意,他只是感觉,沈主任那一句话,一辈子几十年,都在车间里了。

田厂长想想张兰的话有道理,现在的问题是明摆着,沈主任没有明显的错误,如果退休前还不安排正主任的岗位,他难免会折腾,可是给一个正主任的岗位,对车间不负责任,明显对方没有干劲,只能从别的方面补偿一下。

第二天,田厂长一上班先到了孙书记那里,他没进厂长室,打算和孙书记沟通完,就去车间。

孙书记很惊讶,田厂长很少到他这里,当然田厂长不怎么在科室。

田厂长说话直爽,他直接的说,沈主任找我了,对昨天的厂办决议有意见,他要向局里反映,也是个麻烦事。你看,能不能从别的方面补偿一下,让他心理平衡,我是不打算给他车间主任的位子,他没有干劲。

孙书记一愣,没想到沈主任动作挺快,沈主任要是闹到局里,还是要他收场,他想了想,安排他家老二进车间吧。

田厂长说行,你看着安排吧,我要去三车间看看,他们上个月的产量有问题。

邻居---平衡

孙书记打车间电话让沈主任来他这一下,不想沈主任还没来上班,他看看表,已经九点多了,摇头,难怪田厂长说沈主任没干劲。

孙书记电话打到厂子收发室,让他看见沈主任了,让沈主任直接到他这。

半个小时后,沈主任才出现,孙书记自然不好批评他迟到的事,只是开门见山的,谈厂子里的困难,毕竟车间主任是一线岗位,工作量大,要求高。

希望沈主任能体谅厂子的决定。做为一个老同志老车间副主任,要支持厂子的决定。

沈主任皱眉不说话,后来才说,我有我的困难,不能总让我体谅厂子,厂子也要体谅我的困难。

孙书记等他开口。

孙书记说,你有话直说吧,都是老同志了,我们都熟悉,你想你是要闹到局里,问题还是厂子解决。

沈主任说,我在厂子一辈子,别的要求没有,就是希望厂子帮我解决我家老二的工作问题。

孙书记点头,这事我们抓紧落实,但你的工作态度要调整,要积极配合主任的工作。

沈主任站起身来,表态,如果老二上班了,我一定不给厂子再增加负担。

邻居—上班

一周后,沈主任的儿子,在维修车间做了学徒工。

这孩子高中毕业几年了,做过小买卖,但他人不爱说话,见了客人不吆喝,所以总是赔本,这次能进厂子,他还是乐意的。

沈主任到也实诚,既然老二的工作解决了,他就不再争主任这个岗位。

也能按时上下班了,不在厂子里到处发牢骚了。

过了一个月,他从老家带些土特产,都是栗子花生什么的,跑到田家给张兰,张兰还要推拒,沈主任说,我明白田厂长给孙书记说了话,要不然我家老二的事没那么快,我都听人家说了,第二天田厂长直接去找的孙书记。

张兰心想,这老沈的消息到快。

张兰忘记了,沈主任上班几十年,有好多人都做过他的徒弟,办公室就有他的徒弟。田厂长不大在科室出现,那天一大早出现在孙书记办公室,自然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张兰想想,都是土特产,不值什么钱,要是不收反而生分,只好道谢。

邻居—--叮咛

孙书记看沈主任没什么意见了。

就找了个时间和宋主任聊,他是想劝宋主任不要盯紧车间主任这个岗位了,通常来说,田厂长的用人态度是,科室人员调动他不管,但车间的岗位都是他说了算,他不会用一个没在车间干过的人,当车间主任的。

孙书记婉转暗示了一下,宋主任马上明白了,他一想还真是,自从田厂长当了厂长,的确对于车间领导岗位任命,都是从内部提升。

他当时也是被李芬给折腾的,也想多挣点钱,后来也清醒了不少,可是心里明白,成算几乎没有。

他叹口气,有些颓唐。

孙书记想想说,你不要太灰心,再看看别的岗位吧。

宋主任心想,自己这个职务,如果升职,要么是提副厂长,可是难度好像更大。

要么进局里,也是进科室,听上去好听,其实还不如目前这个岗位有实权。

不过宋主任是个聪明人,马上和孙书记表态,你放心,我不给领导添麻烦,都听领导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