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熊:昆山毕厅

 作家荟 2020-11-03

倪熊:所见——浪漫诗意的欧式马车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好几次去昆山文联,楼下院子里那座老宅也总不见开门,耿耿于怀,趁着陈老师上课,让看门大爷给我进去遛一圈。好几次问昆山朋友,那宅子有点什么来路,也是一个个逸笔草草三言两语。

位于昆山城内的柴王弄21号毕厅,是可怜见的昆山城区唯一的清晚时期宅第,原宅主人毕道通,并非寂寂无名之辈,只是寥寥的没啥记载;南临柴王弄,后临东塘河,本来也不显赫,上世纪80年代,毁了第一进的沿街门屋以及第三进的临河楼厅,仅存第二进大厅和后宅及边屋等。

1991年6月15日,昆山市政府与驻昆部队双方签订了调换土地的协议,毕厅划归昆山文联的书画院使用,在主厅诚德堂的后面,增建了仿古二层的“桂峰小筑”,作为办公场所。

现占地面积1507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其实能保留此房屋,应该感谢驻昆6307部队,从1949年解放后,一直是作为军营的,否则后来没什么好破肯定就被拆除了。

那会儿倒是热闹,那房屋大厅经常有文艺宣传队在厅内演出“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自编自导自演片段,军民同观场场爆满。

1991年,毕厅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毕厅较好地保存了当时清朝末期建筑风格与形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反映了昆山当时的经济状况。古建筑保存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化破损。因此,每年由市、镇两级财政安排资金,进行文物维修。虽经过维修和整治有了改观,但因为自然老化等原因,建筑依然有所残损。

坐北朝南的前后二进,占地面积1345平方米。主厅建筑为一层,建筑面积227.38平方米,面阔三间21.7米,进深11.4米,高7.4米,五间带东西两厢房,南北双坡硬山建筑,梁架扁作,前有廊轩,凤云纹云头,1994年修复。

主厅原名“诚德堂”,诚德堂过去社会比较多见的名号,我以为更加合适用来作药房或者商铺;现名“玉山草堂”,是因为被《四库提要》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的元末东南一带影响极大的文人雅集活动——“玉山草堂雅集”其主持者顾瑛和他的园子已然无存。

曾经玉山草堂的诗酒流留不仅是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上百、历时最久——持续十多年、创作最多——元诗中至正年间的元人诗作有十分之一竟出自昆山的小小草堂“玉山佳处”——的诗文雅集,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看,亦是最理想、诗文水平最整齐的文人诗社雅集。

昆山之所以特别看重玉山雅集,是因为别的雅集做了的,他们自不必说,都做了;别的雅集没有做的,他们也做了,从内容到形式可以归纳为九个“必有”:必有名士,必有醇洒、必有美姬、必有良辰,必有好景,必有佳题,必有诗咏,必有汇集,必有不朽 。其中最为不易的,就是汇集。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