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言女子非英物”:鉴湖女侠的侠肝义胆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沙布 | 来源:(ID:tsgsc8)

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六(公元1907年7月15日)夜里凌晨四点,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那晚凄风苦雨,在提笔写完“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后,年仅32岁的秋瑾被凶残的刽子手处死在了绍兴古轩亭口。一代女杰就此陨落,天地哀恸。
1
“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

秋瑾,字璇卿,号竟雄,自称鉴湖女侠,原籍浙江绍兴。因在厦门为官,1879年秋瑾出生在祖父和父亲为官的厦门。秋瑾从小就聪明伶俐,11岁时便会作诗填词,她还学会了骑马、击剑等。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家闺秀”。

1896年,秋瑾那年19岁,在包办婚姻下,与湘潭富家子弟王廷钧成婚。

王廷钧,字子芳。其父与曾国藩是表兄弟,当过曾家账房,在镇压太平军战争中发了笔横财,后来在湘潭做起了当铺生意,成为富甲一方的土豪。 

虽是包办婚姻,秋瑾也曾经怀有美好的希冀,她在《贺新郎·戏贺佩妹合巹》说 :“人争道郎才女貌,天生嘉淑。……佐合巹更饶芳卮,添个吟诗仙伴侣,谱新声因满芙蓉牍。”

最初在秋瑾心中的期盼着能够遇见与自己郎才女貌、志同道合的理想佳偶。

但是,王廷钧却是一个自幼娇生惯养,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一个纨绔子弟。与秋瑾的天性热情,志趣高洁截然不同,二人婚后并不幸福。秋瑾的《梅》十章,其一云:

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
如何不遇林和靖,飘泊天涯更水涯。

以梅自喻,感叹自己遇人不淑的痛苦。

《九日感赋》写到: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诗人婚后初来湘潭,远嫁他乡,离开亲友,佳节来临之时,思亲之情愈发浓烈,心情也愈发郁闷。
在湘潭的那几年,夫妻之间琴瑟不和,《思亲兼柬大兄》写到:

久绕闺中步,徘徊意若何?
敲棋徒自谱,得句索谁和?
坐月无青眼,临风惜翠蛾。
却怜同调少,感此泪痕多。

我们能感受到秋瑾内心的孤独,丈夫与自己在志趣上不和谐,知己难求,只能独自神伤。

还有如这首《登宜月楼》: 

住久由来浑是家,异乡容我傲烟霞。
数声短笛临风晚,露湿夭桃月影斜。

秋瑾独上楼台,耳边传来悠长的笛声,月光之下形影相吊,一个孤寂思乡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若非夫妻生活不幸,怎会有如此之慨。

此时的秋瑾婚姻虽然不如意,但她还是恪守封建礼教古训,努力扮演好一个好妻子的角色。

2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时间来到了1903年,由于王家捐钱给王廷钧在北京买了一个小官,秋瑾也随夫进了京。

当时,外敌入侵,在北京使她更能直观目睹祖国大好河山被肆意践踏,腐朽的清王朝将大量战争赔款的沉重负担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开始关心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安危。《杞人忧》中写道: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还有这首《感事》: 

竟有危巢燕,应怜故国驼!
东侵忧未已,西望计如何?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
写得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虽是闺阁女子,也有负戈杀敌之心,她号召人们用武装革命的手段来抗击外敌侵略,推翻满清政府统治。《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写到: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还有《宝刀歌》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余年古国。
……
铸造千柄宝刀兮,澄清神州。
上继我祖皇帝赫赫之威名兮,
一洗数千余年国史之奇羞。

该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宝刀象征着武装革命,诗人热情洋溢地赞美宝刀,号召人们通过革命来推翻满清统治,驱赶外敌,同时也表明自己愿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豪情。

后来,秋瑾结识了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吴芝瑛,受其影响,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吴芝瑛是当时颇负盛名的书法家、诗人,思想进步。秋、吴二人意气相投,相见恨晚,吴的家中藏有许多鼓吹维新思想的新书报,秋瑾读后深受启发。

秋瑾的追求进步思想自然与不思进取的王廷钧格格不入。1903年中秋,秋瑾第一次身穿男装到戏院观剧,却招来了王廷钧的一顿痛骂。秋瑾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了。后来王廷钧虽把她劝回,但二人之间的裂痕却越来越大。

在当时维新救国、留学热潮的强烈冲击下,秋瑾想赴日留学,不仅是为了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更希望学习振国兴邦之术,拯救国民。王廷钧一听说秋瑾要去日本留学,顿时火冒三丈,坚决反对。他甚至用卑劣的手段窃取了秋瑾积蓄的金银首饰和银圆等财物,以达到阻止秋瑾赴日的目的。但是秋瑾决心已定,她毅然将剩下的首饰等财物托人变卖,加上吴芝瑛等亲友帮助,终于集到留日必需的资金,于1904年4月赴日留学。从此,秋瑾永远摆脱了王廷钧和这段失败的婚姻,投身于为人民谋福祉的大潮中去了。

3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虽为女子,秋瑾在性格方面豪放刚烈,比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秋瑾自小便对历史上的女英雄豪杰十分钦佩,也渴望做一名巾帼英雄。她少女时代曾写的《题芝龛记》,其一赞扬秦良玉: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眉。
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秦良玉为明代著名的女英雄,她因有功于国家,崇祯帝曾亲自召见,赏赐彩币羊酒,并亲自赋诗四首以旌其功,一时使无数男儿低首和欣羡! 

另一首赞扬沈云英:

百万军中救父回,千群胡马一时灰。
而今浙水名犹在,想见将军昔日才。

沈云英的父亲沈至绪在与明末农民起义军交战时被射死,沈云英率十余骑杀入起义军中,负父尸还,力战突围,其勇英事迹为时人传诵。

在秋瑾那个时代,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没有社会权利和人身自由。她在《精卫石》弹词中写道:

踏破范国去,女子志何雄?
……
他时扶祖国,身作自由钟!

她很早便意识到当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加之婚姻生活的不幸,后来在北京和日本的经历更使她坚定了女性解放的思想。

因此她极力主张男女平等,矢志于女性的自由觉醒,认为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也可以有宏大的志向,也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寄友》

何人慷慨说同仇?谁识当年郭解流?
时局如斯危已甚,闺装愿尔换吴钩。

全诗前两句连续用了两个问句,语气强烈。号召友人在国家危难时刻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男女观念,女子应和男子一样担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投身到革命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说,秋瑾吹响了那个时代女性解放的号角。

她由一个传统富家少奶奶彻底蜕变成为了一个坚毅的革命志士,不再是禁闭于庭院生活以夫为天的弱者,婚姻也不再是她人生的全部与依靠。

4
侠肝义胆有后人

秋瑾在诗中喜欢吟咏梅、莲、菊之美。

《梅》
开遍江南品最高,数枝庾岭占花朝。
清香犹有名人赏,不与夭桃一例娇。

用拟人、对比的手法,赞赏不与夭桃争艳在凛冽寒风中独自开放的梅花,其清香袭人,品性高洁。

《白莲》
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
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
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妆。
东皇为恐红尘涴,亲赐寒簧明月裳。

诗人借品性高洁、纯白如雪、不为世俗所染白莲来表达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菊》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梅、莲、菊不仅在于它们的色香和形态,更在于它们的品格。梅的独立标格、莲的冰洁秀姿、菊的不畏风雪,这些正是秋瑾在时代风云中独立不羁、磊落刚强人格的象征。

秋瑾英勇就义后,除了“秋雨秋风愁煞人”的沉痛遗言,还留下了一双儿女。尤其是女儿王灿芝(1901-1967)更是继承了秋瑾的品格,有人称赞她“英挺明爽,不啻秋侠当年”

有这样一件逸事。1925年,王灿芝进入上海南方大学就读,校址在荒僻的一个叫做沈家湾的地方,星期六从学校回市区必然要买酒并且有时还会在酒馆喝醉,等到星期一返校,还要带回几瓶,以备不时之需。“豪于饮,宁一日不食谷,不可一日无红友也。酒酣耳热,抵掌谈天下事,座客骇汗,许其慷爽有母风。” 

1928年夏,王灿芝在公费资助下赴美留学,后入纽约大学航空学院就读,开创了我国女界航空之先河,被美国人誉为“东方之女飞将”。后来学成归国后一直致力于航空事业,报效国家。

王灿芝还曾独资创办过一个三日刊的小报,自任撰述,自署为“小侠”以向母亲致敬。后来还曾努力申请创办秋瑾大学事宜。1951年,王灿芝由内陆移居香港,后又赴台定居。在港台期间,她仍致力于秋瑾遗稿、诗文的搜集整理和秋瑾事迹、精神的传扬,直到1967年病逝。

有女继承其精神,鉴湖女侠若泉下有知,定当欣慰!

-作者-

沙布,历史爱好者,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本文作者授权首发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