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然明:是富商,是沙龙主人,更是晚明江南才女的“妇女之友”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寇研,来源:(ID:tsgsc8)

明朝中叶以后,政治腐坏,宦官专权,皇帝们一个比一个不务正业。比如一心修炼想成仙的嘉靖皇帝,成天和郑贵妃黏在一块长年翘班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爱木工不爱江山的明熹宗……

皇室和朝廷怪咖频出,如此的怂,但在富庶的江南,却正值文化鼎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名士才姝和一些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比如董小宛和冒辟疆、顾媚和龚鼎孳、柳如是和钱谦益等等。

但要说起这钱柳姻缘,便不得不提晚明江南著名的“妇女之友”,汪然明。

01


汪汝谦,字然明,徽州巨贾。虽是有钱人,汪然明身上却没有铜臭。他本身是个诗人,出版多部诗集,又擅长书画鉴藏,同时喜欢结交各方名士名流,时人称其“贾而好儒”、“风雅典型”

江南多水泊,文艺人士皆好在水上画舫呼朋唤友。比如唐伯虎就喜欢在湖上聚众畅饮,《蕉窗杂录》记载了他捉弄好友文徵明的故事:文徵明生性端谨,不爱风月,唐伯虎偏把几个烟花女子藏在船上,等船到江心,她们一起蹦出来耍弄文徵明,逼其就范,文徵明吓得差点跳湖。
又比如柳如是,在其艳名高炽的时期,经常带着仆从,驾着自家画舫,往来江南各镇,后来连和钱谦益成亲都是在松江上的芙蓉画舫内。

不差钱的汪然明,斥巨资,打造了好几艘画舫,专供诗画切磋、诗酒往还。万历末年起,随着老一辈西子湖畔的沙龙主人沉寂,汪然明声名鹊起,主宰了西湖文艺圈,人称“湖山主人”。汪然明长年泊于湖上的画舫“不系园”在圈内享有盛名。曾有人写道:“余少时闻武林有汪然明。先生置舫曰‘不系园’,桂揖兰挠,宏丽特甚。每四方名流至此,必选伎,连宵达旦。”

汪然明和他的“不系园”,几乎成了西湖的文化名片,是各方名士才姝的接头点,文艺青中年凡步入西湖,都要前去打卡。经常流连在“不系园”宴集的是一些至今听来依旧“如雷贯耳”的名字:钱谦益,陈继儒,董其昌,吴伟业,张岱,李渔、陈洪绶……这么一大批文化名人,时不时在“不系园”享受美酒美食,交流切磋,无疑促进江南的文化发展。而沙龙主人汪然明,正是背后的推波助澜者。

但在当时,人们喜欢和汪然明交往,不仅因为汪然明热爱文艺,喜欢组织文艺沙龙,更因汪然明出手阔绰,为人豪爽,时常以各种方式资助落魄文人,若用一个字形容他,那便是:侠。

明代黄汝亭在《新安汪翁赞像》中为汪然明画像:“面满月,髯若林,醉五斗,散万金。”钱谦益称其“热肠侠骨,囊括一世之志气”。李渔更是在传奇《意中缘》和《亡姬陶楚生传》中,塑造了以汪然明为原型的黄衫客的侠义形象。

因其古道热肠,汪然明由此获得了“黄衫客”的雅号。

02


但在与众多的诗人画家的交往中,汪然明最为关注的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才妓。

若要盘点晚明江南才女,说才妓占了半边天,一点也不为过。比如“秦淮八艳”,个个都才貌双全,都是时代的翘楚。但几乎在所有这些才貌并众的女子背后,都有一个相似的悲伤故事,一段残破的人生。

简单来讲,若不是父母双亡或走投无路,谁会愿意堕入风尘呢?这些女性看起来艳名高炽,实则身份卑贱,为正统所不容,又经常沦为权贵掌中物,恣意侮慢。她们毫无反抗之力。比如柳如是,曾和缙绅子弟宋徵舆恋爱,被宋母知晓,宋母勾结官府,欲以“流妓”之名,将柳如是驱逐……总之,她们美丽又脆弱。面对那个充满恶意的时代,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幸运的是,她们还有“黄衫客”汪然明。汪与当时江南几乎所有才妓或者落魄的闺秀诗人均有交游、往来,并时常出手资助。比如:

王修微,父母双亡,七岁为族人卖入青楼,诗才卓绝,明代文学家钟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真并称。王修微看破红尘,决意远离尘嚣,自号“草衣道人”。汪然明出资为她在西湖断桥之东修建“净居”。

杨云友,因父亲早逝堕入风尘,工诗、书、画,均出手不凡,为董其昌、陈继儒等大家所激赏。自相识起,汪然明时时探望、周济杨云友,与汪然明谈诗论画、煮酒烹茶,是杨云友晦暗的生活中少有的亮光,如汪有诗形容她此时的神态:“幽窗浑曙色,几榻净无尘,却喜宜人处,花飞笑语亲。”但,杨云友终不堪生活折磨,在二十来岁便早早离世。汪然明出资将她葬在西湖畔,还在坟前为她盖了一间梅花环绕的亭子“云龛”。

黄媛介,柳如是最好的朋友,因家贫、丈夫又无生财之道,被迫乘舟遍游江南,卖诗卖画,养家糊口。1645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黄媛介在乱中被清军掳走,一年后放还。但家人、亲朋都疑其名节被清军玷污,不再接纳她,黄媛介被迫离家,“凭一小阁,卖诗画自活”,汪然明得知后,多次请她参加“不系园”的雅集,又时时予以周济。

……

这个名单很长。

汪然明不仅出资接济困窘中的才妓,当她们至“美人迟暮”之龄,想要寻求归宿,作为后半生的安身立命之所时,又常会拜托她们信赖的汪然明代为寻夫。

“妇女之友”汪然明自然不会拒绝。由他撮合的数段姻缘中,最著名的当属柳如是和钱谦益了。柳如是与汪然明的通信结集《尺牍》中完整的记录了这段往事。

03


1638年秋,柳如是借寓在汪然明地处西湖的横山别墅,请汪然明代为寻觅归宿。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柳如是不仅在生活上处处仰赖汪然明的照顾,还受汪之邀频繁出入“不系园”,面试他为她精心挑选的“候选人”。

以柳如是的恃才傲物,绝大多数人自然都难入法眼,但却不能阻挡别人对她才貌的觊觎之心,其中最为卑劣之人当属谢三宾。经过短暂交往,柳如是察觉谢三宾非自己要找的人,刻意回避,谢三宾却使出死缠烂打的招数。见柳如是不接招,便又恶意造谣,诽谤、中伤柳如是。谢三宾既是朝廷高官,也是富二代,对他而言,踩死柳如是便如踩死一只蚂蚁。

情急一下,柳如是向汪然明求助。汪然明为她换了住处,时常前去探访、安慰,另一方面又积极从中斡旋,平复谢三宾的怨愤。凡此种种细节,均在《尺牍》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柳如是对汪然明不计回报的关怀心怀感激,她在信札里写道:“鹃声雨梦,遂若与先生为隔世游矣。至归途黯瑟,惟有轻浪萍花与断魂杨柳耳。回想先生种种深情,应如铜台高揭,汉水西流,岂止桃花千尺也。”时隔数百年,再读这些信札,体会言辞间的种种深情,仍为柳如是高兴。她不幸堕入风尘,为恶徒纠缠,但她有幸遇到了汪然明这位“忘年交”,陪她度过人生最为低谷的那段岁月。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谢三宾风波”过后,汪然明再接再厉,为柳如是物色了钱谦益。1640年秋,柳如是一身男装,放舟虞山,造访钱谦益的拂水山庄。钱谦益对她一见倾心。在《尺牍》倒数第二札中,柳如是满含兴奋的将这个消息告诉汪然明。

次年六月,柳如是与钱谦益结缡松江芙蓉画舫。为此,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里写道:柳如是“风尘憔悴,奔走于吴越之间几达十年之久,中间离合悲欢,极人生之痛苦,然终于天壤间得值牧斋,可谓不幸中之幸矣。”

从此,柳如是余生都是拂水山庄的柳夫人。
从此,汪然明深藏功与名,彻底退出柳如是的生活。

的确,不管是柳如是还是钱谦益,还是汪然明交往的其他文化名人,相比同时代的那许多名流,汪然明这个名字确算是很小众。流光如驶,黄衫客的故事早成尘迹,西子湖畔的文人江湖早也不是从前的样子。

但穿越历史烟尘,从那些星星点点的史料中,我们仍能窥见黄衫客汪然明的真性情,也为那些曾受到汪然明照顾的才姝们庆幸。堕入风尘是时代不公,命运不济,但有汪然明在的日子,他曾是她们生命中的一抹微光。

-作者-

寇研,写作者,出版作品多部。作者授权首发公众号:唐诗宋词古诗词。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