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太婆”陈圆圆:绝世红颜的华丽变身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寇研,来源:(ID:tsgsc8)
吴三桂引清兵入山海关,导致大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叛将。但作为一个男人,吴三桂同样也说过“大丈夫在世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立于世上”,由此便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

在这段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爱情传奇中,陈圆圆是被吴三桂不惜代价救出的绝世美女。有倾国倾城之容,乱世之中却无力自保。可许多人并不知,那个冒襄眼中“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的美丽女子,那个曾为许多权贵、军阀觊觎的柔弱女子,不过是陈圆圆前半生的故事。

流光如驶,挟人间风霜。在陈圆圆的后半生,她洗净铅华,逐渐成为吴氏后人口中的“老太婆”。失去吴三桂的岁月里,“老太婆”为保护吴氏后裔,独自铸就了自己的传奇。

1

1644年,吴三桂开山海关关门,接引清军入关。在多尔衮的帮助下,吴三桂领军冲进北京城,从李自成军中抢回陈圆圆。乱军中两人重逢,陈圆圆惊魂未定,哽咽难言。吴伟业在《圆圆曲》中写道: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峨眉匹马还?

峨眉马上传呼进,云鬓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巾。

《圆圆曲》

虽然啼妆满面,看见眼前这个日思夜念的人儿,陈圆圆到底是心安了。而吴三桂的心情亦是:

武安席上见双鬓,血泪青娥陷贼还。

只有群亲为故国,不因女子下雄关。

取兵辽海哥舒翰,得妇江南谢阿蛮。

快马健儿无限恨,天教红粉定燕山。

——清代:吴伟业《杂感》

其后十八年里,吴三桂东征西战,帮助清廷扫荡全国各处的反清势力,战功显赫。在这近二十年中,对许多眷念故国的大明遗民,是炼狱,是骨肉分离,而对陈圆圆,却是不幸中的万幸。经半生流离,受尽欺辱,现在终于得以隐身在吴三桂身后,隐身在吴家府邸的深闺中,成为历史上许多英雄或枭雄背后的女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眷。

陈圆圆 画像

1662年,吴三桂手刃南明最后一位帝君,永历帝。由此,自崇祯皇帝自杀中国南方持续二十余年的抗清活动进入尾声了。作为酬劳,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坐镇云南。吴三桂不再出征,风风光光的做着亲王。陈圆圆也进入人生最为安稳的时期。

吴三桂手握重兵,又有亲王特权,很快成为一方霸主。云南在当时尚属边僻地,极为落后,但吴王府内一应景致的打造,不亚于皇宫:“红亭碧沼,曲折依泉,杰阁崇堂,参差因岫,冠以巍阙,缭以雕墙,袤广数十里。”当真是穷奢极欲,让人想起《红楼梦》里所描述的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其时,吴三桂的正室张氏尚在,也还有其他的妾,但吴三桂待陈圆圆与他人到底不同。相识于患难中,又厮守多年,自然情义深沉。1660年清廷曾颁旨,藩王妻子位分可升为“妃”,吴三桂绕过正妻,将这一名分给了陈圆圆。陈圆圆虽然婉拒,却也由此可看出她在吴三桂心中的地位。

待真正安定下来,不再忙于战事时,吴三桂数次派人寻找陈圆圆的亲人,先后找到陈圆圆的父亲、叔父,又责令江南各省官员,在陈圆圆的家乡代为找寻母亲和哥哥……吴三桂身为人臣不论品性如何,作为一个丈夫,不得不说他还是值得托付的。

光阴流逝,富贵经年。这一晃又到1673年,陈圆圆51岁了。此时距“冲冠一怒为红颜”已近三十年,她成为吴三桂的女人也已经三十多年。真正的老夫老妻了。

陈圆圆与吴三桂 画像

而这三十年对一个女人,正是从少妇变成老妪的时光。深闺之中,一个绝世女子正在悄然老去。看着镜中日渐枯槁的容颜,陈圆圆是否会轻喟呢?在天高云阔的暮春下午,猫儿从窗棱跳出,惊起在花枝捉虫的鸟雀,也惊醒了她的迷思。那些在梦境中徜徉的过往,秦淮河畔的红尘旧事,至今想起,是否有恍若隔世之感呢?

已经到了不会再有故事发生的年纪了。也不期待再有新故事。对于1673年暮春的陈圆圆,最合情理的推想当是就此缓缓的老下去,留在云南,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

但对吴三桂,1673年的意义决然不同。年过六旬的他,决定在这一年另起炉灶,再为自己搏一回。

2

随着吴三桂在云南坐大,清廷愈发忌惮,两厢猜忌日深。经过十多年的积怨,终于也走到了不可挽回之境。康熙帝下旨撤藩,收回三藩大权。被激怒的吴三桂不甘坐以待毙,决定叛清。

1673年十一月下旬,吴三桂率军拜谒永历帝陵,奉永历旗号,誓师北伐。或许吴三桂沉浸王府“温柔乡”的时间太久了,他似乎忘了正是11年前他手刃永历帝,才换来今日无限的荣华。只是君臣翻脸已成事实,大清王朝再无他立锥之地,吴三桂看似雄霸一方,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丧家之犬。

这年底,康熙帝下诏削除吴三桂的爵位,又发讨吴檄文,双方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此时陈圆圆身在何处呢?史载:“当吴逆叛,圆圆以齿暮,乞为女道士于宏觉寺玉林大师坐下剃度。法名寂静,别号玉葊。”陈圆圆不同意丈夫起事,以出家相要挟。吴三桂武将出身,一生戎马,终究不甘心就此束手。夫妻异路,51岁的陈圆圆终“以齿暮”为由,出家昆明宏觉寺,拜在玉林大师门下。

出家为女尼的陈圆圆晚年画像

有人据此将“陈圆圆出家”解读为爱国式的抗议,仿佛不这般刻意将她拔高为德艺双馨的才姝,她的人生便政治不正确似的。但陈圆圆既不是李香君也不是柳如是,她是她自己,一个平凡的想要与丈夫一起安享晚年的老妇而已。对她而言,不论当年吴三桂的叛明还是现在的叛清,那都是“男人的事”,与她无关。她惟愿丈夫平安、吴氏一族平安。

据载,陈圆圆最初落脚宏觉寺,其后行踪难定。待她再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已是五年后。

已故人物画家齐熙耀笔下的年轻陈圆圆画像

3

1678年,吴三桂率部征讨湖南。此时已是战争开启的第五年。

1673年年底吴三桂经过长久的准备后,率先发难,清廷措手不及,外加康熙帝毕竟年轻,应对吴三桂这类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到底吃力了些。一时间吴氏军团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但随战事弥久,吴军的劣势日渐显露。吴三桂纵是一方霸主,相较整个大清王朝而言,不过区区一省,后方补给、支援渐成颓势,后续乏力。何况清廷江山初定,百废待兴,民众亦渴望和平,吴三桂再振臂高呼,应者却寥落。而清廷,有整个王朝做后备,康熙虽然年少,却也有初出茅庐不惧虎的胆魄,命令臣属众志成城,趁此时机剜除“三藩”这颗扎进王朝旷日经年的毒瘤。

于是,从吴氏军团的短暂得势到战事的胶着、相持之后,清军开始发动战略反攻,吴氏军团节节败退。1678年,吴三桂坐镇湖南战场,面对战局不可挽回的恶化,表面虽保有着训练有素的军人意志力的支撑,内心却一点点堕入深渊,加之他此时已是67岁的老人,数年征伐早熬干他的精力。八月,吴三桂突然“中风噎嗝”,数日后,他带着无尽的遗恨在衡州暴亡。

统帅亡殁,清军酷烈反攻,吴军大势已去,军中人心涣散,各寻出路。但此时,陈圆圆回来了。史载,陈圆圆接到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的讯息,立即赶至衡州。

34年前那场震惊世人的末世战乱中,吴三桂在处处硝烟的北京城横冲直撞,直到找出她。34年后,作为妻子,当陈圆圆惊闻丈夫暴亡,悲伤中的她第一反应是:赶往战场,带丈夫回家,为他守灵。

在部将的护送下,陈圆圆陪伴吴三桂灵柩“走湘江、洞庭湖,至常德,再走沅江,经镇远府,进入贵州……”历经月余的艰苦跋涉,躲过清军的重重剿杀,这年十月,陈圆圆一行终于抵达昆明。昆明是她和吴三桂最后的家,她想将丈夫安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并在此为他守孝。

但清军开始发动全面总攻,进逼昆明总府,云南形势迅速恶化,不可久留。此时吴应麒仍在湖南战场厮杀,无暇他顾,留守吴王府的不过一些老弱妇孺。陈圆圆必须做出选择。撒手眼前的烂摊子,继续以出家人的身份云游四方、安度晚年,于时局来说,当是最省力的方式,毕竟这场战争也算是吴三桂“咎由自取”……

此时陈圆圆56岁了,历经岁月峥嵘,早不是从前那个等待“英雄救美”的柔弱女子。生命的历练,让她坚韧,而这些年她在吴王府得到的爱和尊重和善意,让她的内心从容、雍容也广博。陈圆圆明白,吴氏家族纵是败局已定,再无法与清廷相抗,但作为族中长辈,她仍有她的家族责任。从这一年开始,大明历史上这位著名的绝世女子实现了她的华丽变身:从一代红颜变成了吴氏后人口中的“老太婆”。

陈圆圆秘密命人在昆明各处伪造吴三桂坟茔十余处,然后在少数部将的护送下,她带着吴三桂的遗骸和吴应麒的两个幼子,从王府出逃。1679年六月,陈圆圆一行从昆明出发,一路颠沛,经穷山恶水,辗转跋涉一个多月后,终于抵达沅州,与吴应麒汇合。吴应麒派出两百苗兵保护“老太婆”,自己再回到战场。此后几年中,吴应麒仍在前方奋力厮杀,老太婆则带领幸存族人辗转出没于贵州各处深山密林。

1681年底,昆明城破,守城将士和留守的吴氏族人全部遭到屠杀。清廷对吴三桂的降而复叛乱恨之入骨,不仅捣毁了吴三桂的十余座坟茔,对散落各处的吴氏后人及追随者更是千里追剿,进行掘地三尺、铲草除根式的大清洗。此时,吴应麒彻底战败,与陈圆圆秘密汇合后,再次带领族人潜入人迹罕至、虎狼出没的深山。

吴氏“余孽”一面开荒垦地,搭建住处,艰难求生存,一面时时探查外界讯息,旦闻有风吹草动,立即举家迁徙,潜进丛林更深处。史载,从1679年到1723年的45年间,“以陈圆圆为首的吴氏家族及其后裔,在思州府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地区,从山上到山下,随着政治气候的松紧变化,不断的搬迁,生活动荡。

随着清廷长达数年的追剿进入尾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时期已过,吴氏家族结束了频繁迁徙的动荡生活,最终定居马家寨。

吴三桂

4

但安定下来,并不意味着安全。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国时代,清廷动用举国之力、历时八年讨伐吴氏,声势之浩大,国人尽知,何况吴氏家族残存“余孽”也有上百人,这种景况下是不可能久掩踪迹的。

作为家族首脑,陈圆圆早已敏锐的觉察到这一点,她意识到,要想长久保住吴氏一族的命脉,必须实实在在融入当地土著。这种“融入”既是一种隐身方式,而当利益、情感、血缘与当地人捆绑在一起,即便将来某一天清廷发难,乡亲们也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当老太婆做出定居马家寨的决定的同时,也策划了一系列尽快融入马家寨的方案。

首当其冲,陈圆圆做主为吴应麒父子更换了名字。后经清史专家李治廷等人拨开重重迷雾的艰难考证,证实了于贵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的“清故二世祖考吴公讳启华老大人之墓”的墓主吴启华,便是当年的吴应麒。

除了更换名字,陈圆圆还“采用认亲戚,结家族、开亲,并结合做好事、做善事,搞施舍等来联系和深入依靠当地群众,逐渐使吴氏家族后裔融入当地社会。”另外,为防万一,陈圆圆又给自己的“陈”姓制造了新的“出处”。史载,“陈圆圆曾经打扮成尼姑,前往大树林苗族大户、老户陈氏家中化缘。以其固有的魅力,给陈家以良好的印象。陈氏将她认作本家姑娘,议定吴、陈两家从此永远不开亲。苗族陈氏作为陈圆圆的娘家,至今仍承认这种亲戚关系。

经过诸如此类的举措,在陈圆圆的带领下,吴氏家族终于结束了身心动荡的漂泊生涯,在马家寨扎根,与当地人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待考察学者们挖出这一个族群的渊源时,他们已经繁衍壮大成为2000余口人的大家族。

而吴氏后人口中的“陈老太婆”,于1689年八月病逝,享年六十七岁。多年前湖南战场那个战火纷飞的八月,吴三桂含恨离世,同样是在六十七岁的年纪。命运巧合也罢,心有灵犀也罢,想来陈老太婆离开人间时内心一定是和平的、没有遗憾的,她虽没能在丈夫弥留时见他最后一眼,她一介女流,也无法替丈夫完成心中宏愿。她只是尽一己之力做了她能做的,护住丈夫遗骸的尊严,护住吴氏命脉,这些固然与大历史无关,也无法改变浩浩荡荡的历史进程,但,与爱有关。

从此,陈老太婆与吴三桂一起长眠马家寨,与美丽的云南隔着万水千山。这应该远不是1673年那个暮春下午,吴王府中的陈圆圆能想象到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吴氏家族在此团圆,足矣。

陈圆圆墓

5

大历史中,从来都不缺英雄或枭雄,他们粉墨登场,华丽出演,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身败名裂,真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千古循环。野心或雄心,成王或败寇,历史虽有定论,终了,却仍脱不了追逐名利之心的窠臼。

而那些与名利无关,出于道义出于情份,无意间铸就的传奇,却像沧海遗珠,掩藏在历史烟尘中。若无意间撞见,拨开覆盖其上的时光之枷,她会立刻璀璨生光,鲜活如初,令人怦然。

-作者-

寇研,写作者,出版作品多部。作者授权首发公众号:唐诗宋词古诗词。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