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乡同里

 彩虹文台 2020-11-04

水乡同里

作者:雨荷  主播:轻风细雨

编辑 | 彩虹文台(ID:zwjchwt)

碧柳黄莺啼早春,古桥净水醉红尘。晚来谁处渔家曲,翠色轻烟一径深。翻开这首《同里春江》诗词,此时此刻呈现在眼前水乡同里真是应时应景!
    
江南古镇,曾去过乌镇,今来到同里,虽是不同的季节,一春一秋,也好像是似曾相似。它们都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于海内外。


同里和乌镇也有不同,乌镇人家是依河立楼、连排成街,顺河逶迤,石桥相连。而同里的特色所在: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通船,勾勒出一幅层次错落有致的水墨画卷。

江南的雨天本来就多,行走在同里古巷,几乎是同雨相伴,天空飘着丝丝的小雨,不急不缓、从从容容的下着,小雨浇湿了岸边的垂柳和香樟,浇湿了同里的曲曲廊廊和弯弯绕绕的小巷,也浸润了我一颗驿动的心。

同里水多,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人喜欢水,同里更离不开水,同里是水做的,没有水,也就没有了同里,因为有水,同里人喝茶习惯也比其它古镇浓,蓝色扎染的花布台面茶桌和藤椅摆满了弯曲的沿河两岸。不时的可以看到喝茶聊天的游客,坐在河边,幽闲地欣赏着水中的游船。是那种说不出的舒心和自在,捧在手中茶早已是清香四谥。


同里的水多,必然桥多,桥是水乡是富有情趣代表建筑,同里的大小河流上架有各色名样的古桥,桥水相连,水桥相咉。最让同里人津津乐道的有三桥,分别以太平、吉利、长庆冠名。三桥呈"品"字形横跨于退圈思园的河面上,构筑典雅,小巧玲珑,素有"桥中一品"之美称。 或许,富于特殊含义的小桥对同里人有着特殊的祈望。由此,同里人便形成了"走三桥"的风俗,听说,每逢婚嫁或生日等喜庆的事情,都要邀约亲朋好友去走三桥,换来一生的平安,吉祥、吉利的好彩头!

来到同里,当然忘不了品尝同里特色小吃,同里的小吃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最有名的三丝春卷、响油鳝糊、麦芽塌饼、同里状元蹄,袜底酥、百果蜜糕、青团鸡米头、林家梅干菜烧饼


我最感兴趣的青团和林家梅干菜烧饼。青团吃在嘴里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而梅干菜烧饼,一口咬下去香香脆脆,梅干菜带点辣味,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同里这个不大水乡古镇,桥下的河水不舍昼夜流淌,流进小镇人的心坎,滋润着水乡人的生活,安然、恬适。水更洗涤我这个外乡游人的心灵,让我那颗驿动的心慢慢的归与平静,如水一样的平静。
 


▼作者:雨荷

▲朗诵:轻风细雨
作者简介:王希梅,网名:雨荷。江苏省淮安市作协会员,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清江浦区作协会员,中国市民网文学分区版主。自幼喜爱读书,爱好文学,喜欢在文字中徜徉。在省内外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散文和现代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