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机敏又勤学,不以向比自己职位低、比自己学问差的人求问为耻辱,所以,可以称呼他的谥号“文”。

赏析


卫国大夫孔圉,敏而好学,为人正直。去世后,被赐予“文”的谥号。后来,人们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有些不服气,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就回答了上面这句话。

可见,一个人如果一生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配得上“文”这样的称谓了。

好学,孔子曾多次提及,不稀奇。机敏,也就是思维敏捷,有学习天赋,这个孔子也多次讲到,同样不稀奇。

稀奇的是,孔子这次讲了一个其他场合没有讲的,“不耻下问”。

在孔子看来,有天赋,又爱学习,还不够。

孔子觉得还要做到“不耻下问”,放下架子和面子,才算是真正的好学。

其实,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在很多公众场合,明明有一堆疑问,就是不敢提,怕问浅了别人笑话。

特别是向晚辈请教,更是不好意思,总觉得有失颜面。

甚而有时,会不懂装懂,或闭口不言,生怕别人笑话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孔子要求学生,向职位低、学问差的人请教问题,不要感到耻辱。

他提倡、鼓励、认可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一种好学的表现。

知道这样做是对的,然后去实践它,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希望在求学的路上,大家都能成为像孔文子这样的智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