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致记录:千年以来,西安钟与钟楼分分合合,见证着人世沧桑变化

 景致记录 2020-11-04

在古代,要百姓知晓时间,或者某地方发生了火灾要报警,钟楼便成了古代城市的标配。

目前,全国范围的钟楼,有30多座。然而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就是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公元1384年,建在如今的西大街广济街口,跟鼓楼对峙。

明朝之所以建西安钟楼,不得不提到景云钟。

景云钟,铸造于公元711年,重6吨,铜锡合金铸造,分成5段,共26块铸模。

景云钟纹饰精美,钟声清晰洪亮,犹如凤凰鸣叫。唐睿宗李旦不但亲自撰写铭文,还特意在长宁公主旧宅处改建成景龙观,专门放置景云钟。

安史之乱中,景龙观和钟楼化成灰烬,景云钟也废弃不用。

明朝朱元璋打算迁都西安,便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选择宫室基址。西安钟楼,也就按皇家建筑级别,在景龙观原址重建,并将景云钟迎来,安置在钟楼里。景云钟,可报警、可报时。

西安钟楼是砖木结构,高36米,大约相当现在楼房12层那么高,占地面积1370平米。西安钟楼是当时最高的建筑。钟楼进深三间,建在方形基座上,三层檐,四角攒顶。每层有回廊,顶上覆盖着绿色琉璃瓦。钟楼每一层门上,都有历史典故的浮雕,比如:木兰从军、文王访贤等。

只是,不久,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迁都的打算也就不了了之。

西安钟楼建成198年后,也就是在1582年,明朝万历年间,由于城市不断向东发展,原先的位置,再也不是城市中心了,于是,钟楼整体由城西往城东搬迁。现在似乎难以想象,古人如何搬迁这么庞大的钟楼?其实,对于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整体搬迁并不难。先将原钟楼的木质部分拆解下来,按先后顺序将构件编号,搬运之后,再按编号搭好,好比搭积木。

于是,西安钟楼,以钟楼为圆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辐射开去,与西安城墙东西南北四门相连

只是,搬迁之后,景云钟居然敲不响了。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景云钟拆解,埋到乡下泥土里避难。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

1953年,新中国重新将景云钟迎回钟楼。

1964日本举办世界名钟大赛。在西安碑林,景云钟重新悬挂起来敲击,不曾想,历经千年沧桑的景云钟音韵雅致浑厚,令人心旷神怡

景云钟的录音参赛后,赢得了世界名钟的称号。

钟楼红门的门柱上,有一副对联,西安书协石心剑书写,张军撰联:“千年古都独一楼,八百秦川十万客。”

如今景云钟,实至名归,成了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亦被称作世界名钟之一。

如今,钟楼挂着的景云钟是仿制的,真正的景云钟,被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

如今的钟楼,是一座博物馆,除了展示钟楼的历史变迁外,不时还展览着一些古代文物。

千年以来,钟楼与钟的分分合合,也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