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区经理必看:药代“越做越穷”的背后

 药智网 2020-11-04

中国医药行业发生质变,在洗牌中变革,变革中成长,在成长中阵痛,在阵痛中习惯,一旦习惯在疼痛中开启新的一天,并习以为常,也标志着我们走向成熟。

网上有这样的声音,这一届的医药代表(下文均简称“药代”)越做越穷,“药代”不好做了,未来医药代表将消亡等等,总之唱衰“药代”,声音此起彼伏,波澜壮阔。这些声音加速“药代”的焦虑,对准药代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和“药代”小方聊天,他的学弟、学妹已经不再将“药代”作为择业选择,认为“药代”压力大、挣钱少、没安全感。


药代真得越做越穷?

我认为不会。

“药代”薪资逐年上涨,到目前已经超越制造业平均水平。“药代”属实是销售人员,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做药代“药代”,前提是具备一定的医学或药学知识,这将非专业人才挡在门外,门槛的设置决定了“药代”的收入高于一般销售人员。例如十五年前P司药代底薪1800-2200元,十年前大致在3000-4000元之间,通过薪酬结构改革后,2019年11月二线城市入职“药代”底薪9000元起,还没加25%房补、长期储蓄和其他补助,按照这样的计算,“药代”薪资奖金综合税前2万左右。美国“药代”薪资也呈上升趋势,近日,美国专业媒体MedReps 发布2019年医药销售人员薪酬报告。

报告显示,2019年医药销售专业人员的平均基本工资为95296美元(约65.9万元人民币),年均总收入为156785美元(约108.4万元人民币)。据了解,这些数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你会认为“药代”收入低吗?

在行业变革企业阵痛期,“药代”的需求也随着行业需求发生质变。“药代”招聘困难,尤其是“高质药代”。学历要求升至本科,肿瘤药和生物药持续繁荣,促进“药代”学历门槛提升,从事该领域均为本科起步。

国内药企对“药代”要求也提升至本科,感觉如果不好好学习,连做“药代”的机会都没有。

基层需要量大,但是“药代”短缺。随着分级诊疗,患者下沉,基层医药基础设施强化,医务人员技能逐步提升,药企基层业务下沉导致招聘需求旺盛。基层“药代”数量有限,水涨船高,竟然之前有猎头打出“鄂尔多斯药代,月入2万”的广告,对于4-5线城市,这样的收入已经非常可观。

“药代”薪资逐年水涨船高,学历门槛提升,基层“药代”短缺,供不应求的市场,“药代”岂会越做越穷?

那么,有一种可能会越做越穷,就是“低值药代”。


越做越穷的都是“低值药代”

“低值药代”就是价值贡献低,潜力小的代表。主要表现为持续完不成指标,没有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差,不爱学习以及精力主要用于兼职。

大部分“低值药代”业绩差。销售的唯一使命是完成指标。作为“药代”,如果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需要考虑生存问题,如果连续三个季度不达标,需要考虑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连续四个季度不达标,建议做职业测评,重新职业规划,你也许不适合做“药代”。

大部分“低值药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职业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看一年,目光短浅,看十年,好高骛远,至少也看三、五年。小舒本科毕业,未做职业规划,毕业后在医药公司从事行政工作,又在代理商公司做两年“药代”,转眼就成为“30岁药代”,动力足,能力也不错,就是未做职业规划,在聊天过程中,脑海中就两个字,“可惜”。所幸在29岁的时候开始职业规划,我相信他的未来会更好。

“药代”的工作基础是技能。随着创新药如雨后春笋般上市,对“药代”技能要求逐步提升,“药代”的专业技能决定其未来的竞争力。首先,职业形象是否带给医生愉悦感,其次,能否专业邀约医生,再次,如何一分钟拜访客户,最后,出色完成生意计划,这些都将构成药代的能力模型,“药代”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低值药代”的这些专业技能或单一,或不够精进。

能力差不要紧,关键“低值药代”还不爱学习。国内著名的医药俱乐部创始人给企业老总建议,“如果招聘一定要看看药代在我们平台是否学习?。”不爱学习的“药代”,招到了也是企业负担。尤其现在地区经理压力如此之大,哪有时间去教你,花时间教你,还不如教自家孩子,投入产出比更高。

主要精力用于兼职,是目前“低值药代”一大特色。QQ和微信群充斥着大量代表兼职的信息,患者招募,保健品代理,临床药兼职,这些都消耗大量代表的精力,久而久之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兼职工作,对其业绩影响极大,对“药代”来说毕竟拿着五险一金做兼职还是划算的。

种种迹象表明,技能差,不爱学习,未做职业规划和主要精力做兼职成为“低值药代”的显著特征,直接结果不能达成指标,频繁换工作,业绩越做越差,年龄越来越大,最终进入死循环,直至被行业淘汰。


“高质药代”将异军突起

“高质药代”将成为主流,“高质药代”就是能交付结果、高附加值代表。主要行为表现为能持续达成指标,尽管某一季度未达标,也能快速突破业务瓶颈。职业技能随着经验的积累而精进,同时持续借助外部平台赋能学习,并经常与前辈专业人士获取职业规划建议。这些都帮助“高质药代”在行业变革期,快速塑型或转型,迎接行业变革。

其实“高质药代”工作除了显性技能以外,隐性技能也为“高质药代”获益。“药代”的第一份工作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除了显性的可衡量的技能外,隐性技能如有效沟通、抗压能力及得当处理人际关系,在职业生涯初期为其打下基础。

销售工作大体是用“嘴”的工作,沟通尤为重要,向上、横向及对外沟通都获得训练;持续达标和大量Paper Work 对“高质药代”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是一个考验;最终需要理清科室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产品在科室成为主打产品的机会。

“高质药代”或许更容易达到山顶。国内多家制药企业CEO均有销售背景,尤其在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高管比例会更高,例如辉瑞多个总经理职业生涯均起步于医药代表。而很多跨国公司高管均有国外从事医药销售背景,灵北CEO戴麓然是女性领导典范,最初从灵北加拿大的一名医药代表做起,随后又在灵北加拿大和其它国际市场担任了多种领导职位。

“高质药代”心态更适应变革环境。“高质药代”持续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在能力模型评估中,更具优势,在环境变化中,也更处于有利位置,在心态上更加适应环境变革。

变革中,越做越穷的药代是存在的,基本上都属于低值药代,在医药行业变革中,大浪淘沙,留下的都将成为高质药代,或即将转型为高质药代,他们努力工作,强化技能,爱学习,愿意规划,最终成为变革中的代表主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