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音菩萨出家日:来欣赏几尊古代造像,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

 传统文化管窥 2020-11-05

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

在佛教中,观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其能救世间苦、无刹不现身的慈悲精神,使观音信仰在中国形成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并缘结四海,成为“大半个亚洲的信仰”,在世界各地深深扎根。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将观音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万能之神。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很多老百姓家中都供有观音像,希望得到祂的加持和护佑。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尊古代观音造像,每一尊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

九面观音菩萨像

此像雕造于八世纪,是日本现存年代最早的檀像,由白檀香木整材雕出。

据文献记载,此像于奈良时代养老三年(公元719年),从中国大唐请至日本。目前藏于日本奈良法隆寺百济观音堂。1955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菩萨像高37.6公分,头上正面为化佛坐像,左右慈悲相各一面,左侧忿怒相二面,右侧白牙上出相二面,背面大笑相一面,及髻顶佛面,共计八面,加上本面,称为九面观音。

八臂观音菩萨像

此像出自敦煌莫高窟。为现存的中国西部佛教造像中,罕见的多臂观音木雕造像。

菩萨原本头戴宝冠,但冠已损毁;身长八臂,对称中富有变化,两臂上举,手掌已毁坏,其余六臂下垂,主右臂托掌置于腹前。

目前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十一面八臂观音菩萨像

此像为我国明代金铜造像,乃西藏昌都丁青金卡寺的镇寺之宝

观音十一面、八臂,头分五层,依传统样式自下向上排列为三、三、三、一、一面。

二主臂当胸,其余六臂:左臂自上而下,第一手持莲花(已毁),第二手持弓(已毁),第三手持宝瓶;右臂自上而下,第一手持念珠(已毁),第二手持法轮(已毁),第三手施与愿印。

仇寄奴造观音菩萨像

此像为北魏时期观音金铜造像。菩萨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莲台下有四足方形台座。

方台后足刻有发愿文“皇兴五年三月廿七日新城县民仇寄奴为父母造观音像为亡父母上生天上……”可知此像造于北魏皇兴五年(公元471年),为新城县人仇寄奴为死去的父母所造。

目前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水月观音菩萨像

此像为1956年浙江省金华市万佛塔塔基地宫出土。系北宋嘉祐年间金铜造像。

观音头戴三叶宝冠,冠上饰化佛,冠带和发丝披肩。左腿下垂,右腿抬起置石面上,舒坐于岩座上,左臂微微向后撑于石面,右臂放右膝上。身后圆形镂空背光上饰火焰纹。

整尊造像造型结构严谨,塑造精美,体态优雅,堪称观音造像中的精品。

目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观音菩萨像

此像于1909年陕西西安出土。为北周至隋代石雕造像。

菩萨头戴化佛宝冠,头微俯,脸上略带微笑。右手垂下,左手上举,持莲蓬。跣足立于仰覆束腰莲台上。莲台下方四角各蹲踞一狮。

整尊造像沉稳庄严,又具写实动感,是隋代寺院石雕造像的经典之作。

目前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