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切口,到底是分4类还是3类?

 蔚蓝色淼 2020-11-05

手术切口是分四类还是分三类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病案首页切口分类异同)

作者丨臧金成

机构丨洛阳市中心医院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的重要一项,而关于手术切口的分类,部分人还有一些疑惑,尤其是病案首页分类与监测不太一致,我检索一些规范,尝试为大家结果。

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要求对手术部位监测。

在附录C《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中切口类型按清洁度被分为三类(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2010年11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对手术切口分类再次明确,这次是被分为四类,增加了感染切口。
相关内容如下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而病案首页中,对于手术切口的分类是怎样的呢?

2011年11月1日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 对手术切口的分类也进行了说明,将切口分为四类,即0类切口、Ⅰ类切口(无菌切口)、Ⅱ类切口(沾染切口)和Ⅲ类切口(感染切口),将切口类型和级别进行了对应。并对0类切口进行了说明。

(三十二)切口愈合等级,按以下要求填写:

QQ截图20180530174923.jpg

1、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2、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或无需拆线,愈合情况尚未明确的状态。

注意:

切口等级和手术级别

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

 临床医师填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手术级别要求如下

手术级别:指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要求,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填写相应手术级别对应的阿拉伯数字:

1.一级手术(代码为1):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二级手术(代码为2):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代码为3):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代码为4):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对两者进行融合区分,将对应关系进行了说明。

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类,其Ⅰ类与本指导原则中Ⅰ类同,Ⅱ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Ⅱ、Ⅲ类,Ⅲ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Ⅳ类。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

病案首页0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附表如下:

表1-1手术切口类别

QQ截图20180530174954.jpg

其他:

如对各个时期病案首页中手术切口类型的要求有兴趣,可查阅下列文件

  • 1990年:《医院统一使用的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字〔90〕第15号)

  • 2001年: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 卫医发〔2001〕286号

  • 2011年: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 

  •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6〕24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