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 5 种用药方法都不对!这些年,居然都「吃错药」了!

 姓胡人家 2020-11-05
如今,很多中老年人根据逐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就有了「自我药疗」的意识。

他们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为了效果更好,中西药结合一起吃……

生活经验给了他们千万种错误的服药方法!而错误的吃药,可能比不吃药更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 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65 岁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报告占 19.9%,较往年升高了 2.1%,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合理用药。

因此,如果你需要长期服药,认真推荐您看下去~




这 5 种服药方法,都是错的


01

多药「扎堆」一起吃,降低疗效有所失

如果你要吃 5 种药,大概 10 粒左右,你选择怎么吃?相信大部分友友都会选择「一口闷」了。药只要吃了,它们自然会各自发挥作用。
 
事实上,这样做会带来很大风险。

图片来源:soogif

首先,为了达到最佳疗效、避免食物对药吸收产生干扰,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也有所不同。

  • 比如抗压药、利尿剂等通常在早上服用;

  • 抗过敏、催眠药物等通常在睡前服用;

  • 助消化药等通常餐前服用;

  • 对胃有刺激的通常在饭后服用……

图片来源:pixabay

其次,「一口闷」会导致对的药在错的时间相遇,不仅放大了「副作用」还降低了药效。

因此,吃药时我们应该遵照医生指导,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次数、服用正确的剂量。

02

饮料送服影响大,开水虽淡保疗效

吃药最好还是选用白开水,因为其他饮品中的成分可能会与药物互相作用,不仅影响药效发挥,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不仅是中年油腻男的装备之一,也是很多老年人的必备饮品。毕竟它清香怡人并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但是,茶水中含有咖啡因、茶碱有兴奋中枢的作用,会降低安眠药的镇静效果;而其中的鞣酸会与铁离子、钙离子结合,影响钙、铁药品的效果,因此不推荐以茶代水。

牛奶,因营养丰富,被误认为适合服药。但因它营养太丰富了,其成分极容易与药物发生互相作用,降低其抗菌的能力。所以,不建议以奶代水。

碳酸饮料,类似雪碧、可乐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碳酸,会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药物部分分解降低疗效。因此,不提倡以饮料代水。

而白开水虽然味道寡淡,但能避免与药物互相作用,从而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因此,白开水服用药最佳。

图片来源:pixabay



03

中西结合禁忌多,吉凶未卜不好说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接受过古装言情剧荼毒的我们都知道——万物存在相生相克、同时也可以相辅相成。那么,中药和西药之间到底是相克还是相辅呢?
 
如果你咨询医生这个问题,多半也不会得到明确的答案,原因很简单——跨界的知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而且物治疗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患者同一疾病,治疗方案也不一样。这事就更不能一概而论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难道就没有人做过相关研究?有,肯定是有的。

相关结论也有一些,比如含朱砂的中药不宜与溴化物合用;抗酸中成药不宜与阿司匹林、青霉素联用等……怎么样,是不是就算知道结论,依旧不知道怎么吃药?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医生吧,毕竟联合使用中西药还是要讲究一个策略,简单的叠加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图片来源:soogif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找同一个医生开药,并在开药前,把自己现在正在吃的药(包括中药和西药)和吃药后的感觉都告诉他,供本次处方用药时参考。

服用的时候,中、西药间隔 1-2 小时,尽量避免在药物吸收时发生互相作用。

04

用药期间不忌口,小心唢呐吹一宿

服药期间忌口不仅可以保证药物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服用降压药时,忌吃西柚或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会影响药物的降压效果;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喝酒会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的症状,还易引起肝损伤;

服用华法林期间,忌食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因为维生素 K 可以降低其抗凝效果,使血栓发生概率增加。


因此,服药期间一定要管住嘴巴,同时保持清淡饮食,不要认为有了药物的保护就可以胡吃海塞。
 


05

用药剂量随心走,人生长路到尽头

有很多中老年人,治病心切觉得多吃点药就能好得快。所以常常自作主张,擅自给自己「加餐」。

这样不仅不能治愈疾病,有时反而延误正常治疗、加重发病、还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比如,老人常用的他汀类调脂药,剂量加倍后降低胆固醇的效果虽然增加了 6%,但换来的确是肌肉酸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所以说,关于药剂这件事不要你觉得,而是要医生觉得!

3个注意

避免中老年人用药风险增加

1. 对症吃药,杜绝「我觉得」——听医生的话服药,不求新、不求贵,只吃对的药。

2. 量身定制,不要随心所欲——谨记医生叮嘱,不信隔壁老王。根据个人的肝肾功能和疾病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加减药量,或者进行药品搭配。

3. 谨慎购买,不信「大师」——不可迷信大师、偏方以及营养保健品。



作者:云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