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崛起全靠他 最后却因领饭盒而死!

 四地闲夫 2020-11-05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曹操早期能够崛起全靠他出谋划策。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所谓王佐之才,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早期曾辅佐袁绍。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在朝中威望极高。

荀彧在大战略方针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劝奉天子,从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在军事方面荀彧也屡出妙计帮助曹操获得胜利,包括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出奇谋扼袁绍于官渡,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郭嘉、钟繇、荀攸、程昱、陈群、杜袭、戏志才等大量人才。总体而言荀彧在建计、密谋、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以称之为全才。

曹操每次出战,都是由荀彧留守大后方,可见曹操对荀彧信任程度之高。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有着荀彧的智慧。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但是,好景不长,后期两人的志向渐行渐远,曹操已经有了另起炉灶的打算,称王称帝是早晚的事。而荀彧也看透了曹操的心思。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劝谏曹操,应该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加公进爵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从此两人关系彻底闹掰。同年,荀彧便离开人世。次年,曹操进封魏公。

关于荀彧的死一直是个迷团,一种说法是荀彧知曹操迟早要称王忧虑成疾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装食物的器具,见器中空无一物,后人猜测曹操按暗示荀彧已无俸禄可食,荀彧理解其中深意,亦知在数难逃,便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可是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或许是因为曹操不想背负逆臣贼子的骂名,或许也是因为荀彧以死明志的劝诫。而荀彧自己也许也不会猜到是这一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