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帝】二十四、昨日重现

 笑谈中 2020-11-05

新垣平案对汉文帝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随着新垣平跌下神坛变成了一个无赖,汉文帝的神像也出现了裂痕。毕竟过去是新垣平说汉文帝是神,现在是一个流氓无赖说汉文帝是神,意思完全不一样。

汉文帝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自从不装圣人了,周遭全是歌颂之音,再不见大臣积极进谏。最多是有晁错、贾谊提出建设性意见,没人敢说朝政哪有错误。这些年来,虽然都说汉文帝伟大光荣正确,据传说老百姓都说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但是,有关部门报上来的数据是冰冷的。这些年来,国家耕地面积大大超过了以前,但人口没有增加,而国民总产值却在下滑。人均收入比汉文帝当圣人那几年大幅缩水,老百姓又回到了吃不饱的时代。数据残酷的质问汉文帝,你哪儿伟大?哪儿光荣?哪儿正确?老百姓天天喊有希望了,说明眼下是没希望的。

影响经济的因素当然有很多,汉文帝不是经济学家,但是作为一个职业皇帝,他经过分析,认为问题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有误?2、执政有误?3、不占天时地利人和?4、不祭祀鬼神?5、国家脸面工程建设过多?6、老百姓当农民的少了?7、酿酒太多了?8、牲畜吃的多了?

汉文帝拿不准,于是下诏让博士以上官员进行讨论,一定要把原因查清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赶紧上报。但是,谁敢?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新垣平被定性是个骗子。那公孙臣呢?有人敢质疑吗?质疑公孙臣,就是质疑成纪县黄龙。质疑成纪县黄龙,就是质疑大汉天命。质疑大汉天命,就是反革命。所以只要这些当官的脑子没有秀逗,谁也不敢质疑公孙臣。既然不能质疑公孙臣,不好意思,张苍,有些后果你得承担。汗文帝后二年,张苍被正式罢免,回家养老。

张苍被罢免,汉文帝就琢磨着让小舅子窦广国担任丞相。但是,刘邦时代的大臣对外戚是视之为洪水猛兽。当初汉文帝给窦广国点财产,老臣们就不乐意。周勃当初还喊着只要他不死,就不允许外戚干政的事再发生。现在周勃虽然死了,但是开国的老臣们还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汉文帝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让窦广国当丞相的想法,改封御史大夫申屠嘉为丞相。当时的情况,就算封窦广国为丞相,也压不住申屠嘉。索性就让申屠嘉当丞相,好歹申屠嘉耿直、忠心、办事能力强。

申屠嘉是从基层上来的干部,为人规矩不徇私情。张苍为相,处事宽仁,颇有黄老之风。申屠嘉为相,那就不一样了,他把做御史大夫时的铁面无私带到了丞相府。申屠嘉在朝最恨两个人,一个是晁错,不需要原因,因为所有大臣都恨这个靠着太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晁错。第二个就是邓通,申屠嘉横竖看邓通不顺眼。按照申屠嘉的理解,皇帝的私生活大臣不便管,但是把情人带到朝上来,确实有失体统。

但是邓通这个人不是容易对付的,他是汉文帝的心肝宝贝,连太子爷对他都是敢恨而不敢言。当初贾谊就是因为得罪邓通,才永世不得启用。申屠嘉要怎么整治邓通,就显出来丞相和太中大夫水平上的差异了。

对付邓通这种人,历史上一般会有三种方式应对。如果是李鸿章遇上这事,一定会跟邓通搞好关系,从而探听圣意,借邓通对皇上的影响力来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如果是淳于长面对邓通,一定会抢着捡起皇帝掉在地上的肥皂。第三种就是申屠嘉的应对办法,总之像贾谊那样讨厌谁就不搭理谁,既不争宠也不下套,早晚会倒霉。

在一次朝会上,邓通旁若无人的在汉文帝旁边腻腻歪歪秀恩爱。申屠嘉大怒,直接去找汉文帝,说皇上您喜欢谁,给多少钱都没问题,但是朝堂之上属于庄严肃穆的国家机关,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汉文帝每当个事,说你甭管,我私下会处理。

退朝之后申屠嘉很不爽,公然护短是不是?来呀,带上丞相手令,召邓通到相府议事,敢不来就斩了他。申屠嘉这手厉害了,典型的两头堵。丞相手令,效力仅次于圣旨。邓通如果不来,申屠嘉可以先斩后奏。如果邓通来了,那就不好意思了,一桩桩一件件不法行为给他摆清楚,还是能先斩后奏。

从邓通的角度讲,这是灭顶之灾。去与不去都是个死,所以邓通吓得赶紧去找汉文帝,说申屠嘉要找他晦气。这事汉文帝也没辙,总不能下一道圣旨说丞相不许召邓通,说不过去啊。所以汉文帝只好让邓通去见申屠嘉,然后再派人带着圣旨把邓通叫回来拉倒。

邓通免冠脱鞋,见了申屠嘉就磕头请罪。申屠嘉不敢杀他,但是又不能让他以后再放肆的在朝上秀恩爱,忒恶心,帝国颜面何在。所以这次申屠嘉叫来邓通,就是为了整他,而不是杀他。不过气势得做足了,申屠嘉细数邓通罪责,下令将邓通斩首。

邓通吓坏了,磕头如捣蒜,鲜血直流,神情狼狈。边磕头边求情,边求情边盼着皇帝使者赶紧来。申屠嘉是边看着边数落,边数落边盼着皇帝使者赶紧来。不能真把这孙子给杀了啊,杀了皇上的心肝宝贝,那不是作死么。

最不着急的是汉文帝,时间掐的刚刚好,邓通磕头快磕死了,申屠嘉冷汗也快下来的时候,皇帝使者带着圣旨来了,说皇帝宣邓通觐见。另外,使者给申屠嘉传皇帝口谕,说邓通就是朕的弄臣,丞相别跟他一般见识。申屠嘉早就盼着他们来了,赶紧释放邓通。邓通连滚带爬的逃出相府,飞快的去找汉文帝报告,差点就让申屠嘉给杀了。

其实汉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想弄死邓通的人太多了。就借这个事件,让申屠嘉惩罚一次邓通,也算是给大臣们出了一口气。自此以后,不会再有人找邓通的麻烦了。

汉文帝保了邓通,但是有个问题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北方的匈奴不知道抽什么风,开始频繁的骚扰边境,怎么劝都不听,这让汉文帝非常的闹心。匈奴那边又不是傻子,尤其是中行说在匈奴担任顾问,对汉朝这边表面和平背地里搞小动作的行为非常不满。

自从汉文帝采用了晁错的加强边境建设的政策,匈奴那边情况就不容乐观。过去,汉朝人不敢在边境居住,长城附近几乎是无人区。所以这种情况下匈奴单于在匈奴推行抵制汉货还有点成效。现在汉朝边境的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匈奴老百姓骑着马到边境溜一圈就能看到汉朝的生活方式。很快就能明白,原来匈奴人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更没有全世界人民都羡慕他们的说法。中行说告诉匈奴人,丝绸布匹不好。单是匈奴人见到丝绸布匹之后,只要不傻都能知道比兽皮好。中行说告诉匈奴人汉朝人吃的东西不健康,单是匈奴人吃过之后就发现匈奴的原始食物难以下咽。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不少匈奴人翻过长城来到汉朝,很快成为了汉朝人。住房子就是比住帐篷好,种地的收益最起码比放牧稳定。当然也有汉朝人翻越长城去匈奴,不过性质完全不一样。匈奴人来汉朝,那是想变成汉朝人。而汉朝人去匈奴,那是为了熟悉匈奴的情况,回国好找工作。

本来匈奴人就少,再出现那么多脱凶者,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而且,还有更让人头疼的问题。汉朝人来匈奴,为的是日后打匈奴。匈奴人来到汉朝,那就要保卫汉朝。老上单于急的病魔缠身,眼看不久于人世。当初他爸爸冒顿单于得病以后,就先让右贤王攻打汉朝,然后假装和汉朝和亲,麻痹汉朝之后,才有了老上单于南侵汉朝的巨大胜利。如今老上单于故技重施,决定再重演一次历史,先派兵骚扰汉朝边境,再跟汉朝和亲。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老上单于依照惯例进行下一步,死。

汉文帝后三年,老上单于死,其子军臣单于继位。再按照惯例,军臣单于该趁着和亲的余温尚在,赶紧入侵汉朝。但是汉文帝跟军臣单于家祖孙三代都打过交道,还不知道他们家的伎俩?汉朝防守严密,军臣单于没找到突破口,就此作罢。

汉文帝后四年,出现了日食。日食对当时的人们极具震慑力,军臣单于作罢。

汉文帝后五年,汉文帝亲自巡视边关,边关保持着一级警备,军臣单于没找到机会。

这都快三年了,汉朝估计匈奴也该消停了。老弄得紧张兮兮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结果汉文帝后六年一开春,军臣单于可算是找到机会了,趁着汉朝喘口气的机会,指挥六万铁骑兵分两路进攻汉朝。匈奴来的太突然,连长安城都是一级戒备状态。但是汉文帝心态很平和,这场面他见多了,匈奴也就是抢劫一番,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汉朝也照例,假装关门打狗,派将军们在军事要地屯兵,把匈奴吓唬走就算完事。

汉文帝去各个军事据点劳军,所到之处都是各种欢迎仪式。唯有到了周勃二儿子周亚夫军中,汉文帝看到的是军容严肃,严阵以待。皇上来了也没面子,周亚夫戎装面圣,不施以全礼。士兵只认军令,不认皇帝。

汉文帝检阅后为之动容,那些个仪仗兵全是废物,只有周亚夫才是合格的将军。从此汉文帝重新认识了周亚夫,而周亚夫这个名字成为了汉朝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三个字。

一个月后,匈奴照例撤退,汉军照例解除警报。汉文帝生了周亚夫的官,让他负责防御匈奴的具体事宜。其实周亚夫犯了大忌,大军只认军令不认皇帝,多像造反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忌讳这事,但是汉文帝不以为然。连周亚夫的亲爹周勃都被汉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更何况周亚夫呢。

汉文帝的嘉奖对周亚夫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此周亚夫看见这棵歪脖树,就以为前面是大森林。自此周亚夫日骄,为他将来的悲剧买下了伏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