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可卿给王熙凤的建议太天真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文/归途如虹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最早离世的一个人。对于她的死,大家都觉得非常惋惜。贾宝玉听闻秦可卿去世的消息后,甚至吐出一口鲜血。

秦可卿行事温柔平和,是贾府的儿媳妇里“第一得意之人”。她也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卓识的人。她在临死之前,把对贾府未来的思考告诉了王熙凤。秦可卿对王熙凤的嘱托是发人深省的。

秦可卿告诉王熙凤,“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她清楚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贾府迟早会衰落。她是希望王熙凤可以早做打算,为家族留有退路。

她的计划是,“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秦可卿明白,“便是有了罪,凡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她对宗族子弟的规划是,“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简而言之,秦可卿是希望王熙凤把祭祀产业化,把家塾也产业化。她是希望把贾府由一个封建贵族乡绅变成一个耕读之家。

刘禹锡有诗写得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做寻常百姓,子孙后代才不会在富贵场温柔乡里丧失斗志,家族才可以远离政治的漩涡而保有一份安宁。

秦可卿的想法有点天真了。首先,她没有意识到家族内部充满了勾心斗角。大房二房之间,长幼嫡庶之间充满了敌意。所以,让大家毫无私心地保障祭祀的供给,是不可能的。而且,秦可卿没想到,那些已经过惯了寄生生活的纨绔子弟,是不可能安心在乡间读书务农的。但是秦可卿的这个设计还是比较符合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规划。

比如南宋的陆游,在回到故乡绍兴之后就开始享受田园生活了。他在诗作《读书》里声称,“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锄”。他也是这样表达自己对儿孙的希望的,“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吾家世守农桑业,一挂朝衣即力耕。汝但从师勤学问,不须念我叱牛声(《示子孙》)”。

在经历了无数宦海风波后,陆游看透了官场的艰险,希望儿孙保持耕读传家的家风。他不反对儿孙读书做官,但是希望儿孙能够早日归农。他不愿意儿孙和自己一样在官场遭受挫折。这样的叮嘱体现出陆游对儿孙的一片良苦用心。

当然,陆游也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心声。这是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者最后的呐喊。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陆游在诗里有这样的表达,“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退归亦自晚,饮酒或庶几。(《读陶诗》)”。

他在家训里也是这样写的,“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可见,陆游直到晚年也坚持耕读传家的作风,希望儿孙可以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

辛弃疾也一样,他在晚年在带湖一带造庄园,规模很大。他的词《西江月》里就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他也崇拜陶渊明,写过“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鹧鸪天》)”。

《红楼梦》里对陶渊明的赞美也不少,比如林黛玉的诗句里有“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这些诗句或语调高昂,或耐人寻味,都体现出林黛玉对陶渊明清高狷介性格的赞美。

贾政在第十七回里也表达出自己的“归农”之意。这是贾政的真心话。他在官场里其实活得很累,很无奈。他并不是真心热爱官场,只是为了家族责任而不得不委身官场的。到了后来,他自己也“名利之心大灰”了。可见,他对官场已经心灰意冷了。

但是秦可卿觉得读书很重要。曹雪芹也是这样觉得的。按照薛宝钗的话说,“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读书的意义在于明理,一个人不读书,就难以活得有深度。

“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很重要啊。现如今,我们有读书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

至于祭祀,也是曹雪芹很重视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细致地描写了宁荣二府除夕夜祭祀宗族的活动。这一回里的描写非常细致,很见功力。

古人祭祀祖宗一方面是为了寻求祖宗保佑,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铭记祖上的贤德。

曹家祖上曹寅是一个德才兼备,功业不俗,深受康熙皇帝宠信的文臣。曾经在康熙皇帝的命令下编纂过《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刊。是一个在江南地区很有影响力的人。他还结交过像陈维崧、朱彝尊等名士,帮康熙皇帝笼络了不少汉族文人。可以说曹家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寅。

康熙帝六次下江南,其中四次住在曹家。结果就是因为准备接驾花了太多钱,补不上这个亏空,加上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所以不被雍正皇帝所容,曹家被抄家了。

因此,曹家人看透了政治生涯的危险,而且身为罪臣,也不便介入政治了。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表达了一种远离官场的理想。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严肃批判了像贾雨村那种国贼禄蠹,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看透了官场的本质,也不希望子孙步先人的后尘,成为被官场束缚甚至压榨的人。

但是曹雪芹自己似乎没有真正去务农。他在右翼宗学里当过杂役,在那里认识了宗室子弟爱新觉罗·敦诚、爱新觉罗·敦敏。

在敦敏的诗《赠芹圃》里有“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这样的诗句。可见,曹雪芹是靠卖画来维持生计的。可惜的是,他的画没有流传下来。

敦敏的诗《题芹圃画石》是这样写的,“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馀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可见,曹雪芹非常爱画石头。

可见,秦可卿对王熙凤的嘱托是曹雪芹求而不得的一种理想。曹雪芹或许把这种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了吧。

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这个公众号“珍爱红楼梦”,喜欢就分享一下,或点个赞,点个在看。热爱写作,也要记得给我们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