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可阅读】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元代水闸遗址

 乐乐1108 2020-11-06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位于延长西路633号,这里原是宋元时期吴淞江(苏州河)支流赵浦故道。该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造在遗址上的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已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建成开放。

水闸全貌(西向东)

水闸遗址于2001年5月发现,2002年5月正式发掘。水闸遗址面积1300平方米,距地表深7米,平面呈对称八字形。水闸以青石闸门为中心,闸门内宽6.8米;水闸底部过水石面长32米,最宽处30米,由一块块长方形青石板铺砌而成,青石板长1—1.35米,宽0.6—0.8米。石板与石板之间铁锭榫嵌合,下面铺有衬石木板,板下有木梁,木梁下有木桩支撑。水闸南北两侧保存有高2.1米、宽60厘米的石墙驳岸,长47米。

闸门柱

志丹苑水闸遗址的用工量之大、做工之精,为国内同类遗址所罕见,为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是在宋代《营造法式》总结之后的官式工程在长江三角洲特殊地貌环境下水利工程又有很大发展的实例,对研究吴淞江流域的历史地理变迁、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过水石面和木桩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