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中精力“办大事”的5条策略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赛男

减少人际影响

人际关系很重要,但也不要夸大了它对你人生的影响。放在以前,由于通讯不发达,可能我们的圈子,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加入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社群,可以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做事,一起娱乐。

可能是三观不合、可能是目标不一致、可能是存在某种竞争关系,我们没有必要动用自己大量的意志能量,通过忍耐、后退、维系等方式,去附和身边不合拍的人。

当然,我们需要以亲切、友善的形象和人相处,但如果为此,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我们失去的东西可能更多。最重要的,这会浪费你大量的意志能量。比如:你至少要做到认真回复收到的所有信息,对社交活动几乎全盘接受,对别人的要求也很少拒绝。可这样一来,用在你自己身上的能量,就非常少了。

 别抱怨避不开的活动

任何一个集体,多少都会有些群体活动。为了节约意志能量,尽量避免这种娱乐活动,是比较明智的。

可是,有些应酬、商业活动或领导要求必须参加的活动,是躲不开的,怎么办?

在这种状况下,可能有些人会一直思考“我应该用什么理由拒绝这些活动呢?”“这太浪费我的时间了。”“晚上的跑步计划要取消了,好郁闷。”,如果是这样,反而会耗费更多不必要的意志能量。因此,既然推不掉,干脆就换一种思维方式,把这种活动,当成自己的试炼场,也不错。

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任务。接待客户时,要想着如何让他了解公司的产品,扩大影响力。不要总是琢磨“我为什么要做这么无聊的事情”,而是动用你的意志能量做练习。如果是公司内部活动,你也可以抱着和同事交换资源、向前辈取经等态度参加,最大限度地活用意志能量。

③ 

两条跑道

很多人踏入社会之后,发现以前和自己从小玩大的伙伴,或学生时代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突然之间没了联系,感觉十分焦虑。

其实大可不必。怎么说呢?当初你们认识的时候,大多出于某些让你们产生交集的客观因素,比如住得近、上下学同方向、参加了相同的社团等等。但是,当我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每个人的路不同,所塑造的思想和三观也都出现了差异。

比如:当你毕业后,选择了去大城市闯荡,而你的发小却选择留在故乡守家在地。随着时间的累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认知方式,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别。一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就连夫妻关系都会出现重大问题,何况是朋友。

感情固然重要,但如果真的不适合,就彼此留出空间,在各自的轨迹上奔跑吧。

 

独自居住

“怎么总在说我?”“我们想的不一样。”“好烦啊,什么都干涉我。”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不管到什么时候,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论你今年几岁、在公司是什么官职、取得了什么成就,父母总会不自觉地给孩子一些教导。

虽说这是爱的表现,但这也是原生家庭的能量内耗。这种爱会在某种程度上,束缚我们自身的改变和发展。比如,当你说:“我想辞掉现在的工作,自己创业。”一定会有很多父母可能连你做什么都不想听,直接就回“不行”吧。

一旦你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又会变成,“因为爱你”“为你好”之类的,之前满满的热情,也就被扼杀在萌芽中了。

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除了必要的陪伴,生活上尽量各自居住。否则不管你做什么决定,都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耗费你更多的意志能量。

⑤ 

买课的策略

不管你想学什么,都不要买太便宜的课,甚至是免费的课。因为,价格更高的课程,本身就带有筛选功能。在那种环境下,你更容易认识到高水平的朋友。

那些参加高价课程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资金,并且能够将所有的意志能量都“集中于一点”。在这种圈子的熏陶下,你也会慢慢变得更加善用意志能量。

从作者的经验来看,他在高价课程上认识的朋友,都进退有度,边界感极好,还找到了一些谈得来的生意伙伴,这些体验都是在廉价课上没有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可能高价课一次性的投入更高,但它带来的回报更全面、更可观。

总结一下,不要觉得散漫生活很舒适,那很可能是你人生失控的表现。不要轻易地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要珍惜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意志能量,稳扎稳打,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