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暑湿发热,用清暑祛湿反而错了?

 为什么73 2020-11-06

今天

中医书友会第259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古往今来,对症用药仿佛已成为一种治病的基本模式,似乎谁也说不出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是中医治病仅凭借“症用药”这四个字就够了吗?今天我们借助一则“清暑”的医案,看看为什么中医看病不能完全依赖对症。(编辑/云霄)

暑湿发热周身痛,胃脘不舒口干从。

清热祛湿屡受挫,清暑益气显奇功。

读医案

暑湿发热误用清热祛湿案

王某某,男,55岁,干部。1986年8月9日入院,住院号:3104。

患者1个月前因左前臂疱疹搔破感染而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经用青霉素等药及局部创面处理,20天后痛消肿退身热止,破溃处结痂。5天前外出受风,又觉形凛身困,头痛发热,自服速效伤风胶囊4粒大汗淋漓,湿透衣被,次日热复起,体温达38.8℃,又选用抗菌素、解热药,病情不减,热势起伏,因而要求住院。

诊时症见:周身酸困乏力,脘痞纳呆,口干粘腻,不欲饮水,小便黄赤,舌暗苔薄黄略腻,脉虚数。因刚服2片强的松,故体温不高,根据其痈疽病史及临诊所见,辨证为热毒久羁耗伤气明,痈痘肿虽消,但余邪未尽,复感暑湿之气,表里气机郁遏。治以祛暑湿,透邪气,佐益气养阴。

处方:青蒿15克,连15克,竹时·9克,生石膏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半夏9克,滑石18克,甘草6克,3付。

二诊:药后热反升高,上午37.5℃左右,下午可达38℃,余症同前。据其发热午后为重,脘闷纳呆,身困,舌苔腻,渴不欲饮等症,改用宜肺透表,芳香化湿法,不用寒凉柔润药,以免遏邪。

处方:藿香10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苍术12克,川朴10克,陈皮10克,滑石18克,通草30克,鲜丝瓜5克。两剂。

三诊:药后热势更高,午后38.5以上,高时达39.9℃,仍有头重身困,倦怠无力,汗出不畅口干不饮,小便黄赤,大便不爽等症,脉举之弦大,按无力,舌苔薄腻略黄。仔细分析,认为其暑湿证确实存在,但治之愈重,则可能挟有它邪或气虚不能化湿。

因该患者已届老年,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此次罹病业已20余日,又有倦怠乏力、脉虚大等症,故按脾胃气虚、外感暑湿论治,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黄芪9克,党参9克,苍白术各6克,青陈皮各6克,羌独活各3克,升麻3克,葛根3克,防风3克,白蔻仁8克,川朴6克,麦冬6克,泽泻6克,黄柏3克,神曲9克,炙甘草3克。两剂,少量频服。

结果服药后次日体温即降至正常,又守方去羌独活继服4剂,病情稳定,精神、体力、饮食逐渐增加。后来因需治疗它病而转院。

思考

对症用药为什么受挫?

阅读这则医案,我们发现:前两诊之所以投药不效,原因是医生把目光都集中于暑湿证的一系列“标”的症状,而忽略了中焦脾胃不足这个“本”。

清暑益气汤为什么能显效?原因不外乎清暑益气汤既立足于补益中焦治本,又能恢复升降除湿热。

在慢性病、老年病愈发常见的今天,掌握内伤思维,充分把握患者症状和体征,才能觅得真正的治病之法。

高建忠老师主讲的《读懂东垣·二十讲敲开内伤之门》第九讲【应夏之剂,谈清暑益气汤】即将上新!

不但有对东垣清暑益气汤制方之理的解读,和历代医家对此方的争议评述,更有老师用清暑益气治疗四肢软瘫的案例经验~快来学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