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产界是否能缔造下一个华为现象?

 昵称72275199 2020-11-06



华为的成就,第一在于业务全球化、运营本土化,第二在于重视研发。


文 | 八卦婆 星子

过去16年,最称得上“现象级”的中国企业是哪家?星子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周围许多人,结果大部分答案都指向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为。

为什么华为能够受到如此高的尊敬,得到如此多的赞赏?星子认为,关键在于华为立足于互联网与通讯行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过程中帮助许多年轻人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命运。而它的成功,第一在于业务全球化、运营本土化,第二在于重视研发。

房地产虽然科技含量不比互联网/通讯行业占先天优势,但也是一个专业壁垒很高的行业了。到目前为止,中国房地产的存在已经过了近三十年,期间出现了像万科一样以品牌战略布局取胜、像恒大一样以产品快周转取胜等各类房企,而业务全球化、运营本土化、重视创新和研发的【下一代房企】也渐渐展露雏形。

华为:全球化的榜样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华为,主要是指华为手机,因为只有手机是与消费者是直接见面的——然而,华为,真的不仅仅是手机制造商,甚至于手机也不是它的主业。静水潜流,这家公司与其老板任正非一样低调,看数字有点苍白,为更好说明,与中国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比较,就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500强:华为自2010年连续入选财富500强,2015年排在中国民企第二(第一是平安);腾讯的体量,在深圳仅排名前十。

◆员工数:华为员工17万人,腾讯员工2.5万人。

◆销售额:华为2015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608亿美元),2013年首超爱立信成为全球通信设备商老大;腾讯2015年销售额1028亿,2016年市值(非销售额)世界排第十。

◆全球化:华为是中国最全球化的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3年海外收入1550亿元占比65%,几乎中国往海外飞的飞机中都有华为人(为马航失事的国人包括2名华为人默哀)


◆创新与研发:华为连续多年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华为全球有16个研究所,28个创新中心,45个产品服务中心,接近8万研发人员(占比47%),过去十年华为研发经费是2400亿人民币。去年2015一年,研发费用是596亿,超越 A股企业研发费用总和。除去国庆春节等假期,算算看,平均每天华为研发投入超过2亿。

实事求是地说,华为主要涉及的领域还是在 ICT(信息通信技术)这块,手机的话,其实不如三星苹果,但ICT领域,华为无疑是全球领导者之一,值得国人自豪。而令其成功的全球扩张模式,主要是一种贸易式扩张:产品的研发需求来自华为,产品架构由欧美顶尖专家设计,硬件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软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担,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完成,最后再在华为的全球市场网络进行销售。

房地产:进入全球化新格局

近年来,国内财富阶层海外移民及海外置业的热潮不断升温,财富人群除了在国内的资产布局外,更多考虑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国内一些嗅觉敏锐的大型房企,也开始瞄准海外市场,中国房地产企业走出国门已经越来越成为新的焦点。

赶上这波“出国潮”的房企,如今已进入媒体视野的就有万达、碧桂园、绿地、万科、万通、中建、中铁、中坤实业等。有品牌民企,有老牌国企,有专业做房地产开发的,也有以承建工程为主的。涉足的国家,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最热门,有的地方已出现几家中国房企在同一区域内“造城”、“抢客”的局面。

为什么中国房地产企业会组团出海?星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国内调控压力下,房地产经营愈加困难。

国内房地产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限购等政策调控,二是地价高企风险大,三是税种繁多利润空间小。而海外市场,投资成本较低、法律法规更为健全,积累海外投资经验,也有利于反哺国内市场。

(2)国内个人资产出海需求强烈。

胡润发布旅游市场白皮书显示,中国高端消费者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已经多达1/3,海外资产平均占其总资产约20%,其中房地产是他们最主要的投资标的。在国内处处限购的情况下,海外房地产是这一群体重要的投资领域。此外,海外华人团体愈发庞大,毕竟与中国同文同宗,他们对于海外房地产的需求也有相当的热度。

然而,如果仅仅是依靠国人和海外华人市场,只是在海外建房,而把营销重心放在国内和海外华人身上,就不是标准的全球化了——毕竟这样做,客户面狭窄,也没有销售国际化的业务格局。随着房企对区域市场的熟悉以及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房企对当地市场、消费者的掌控信心和能力也不断提升,在海外市场要拥有多元化客群,才是真正的全球化、合格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下一代房企

刚才我们提过,拥有多元化客群、销售收入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全球化。毕竟,作为样本的华为,超过65%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其他国家。

那么,房地产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答案是全球布局。敢于到外国最主流的媒体上宣传项目,敢于用项目所在地的外国人服务项目,就是一种全球化的体现。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碧桂园登上CNN多个频道。

碧桂园森林城市CNN视频广告

11月28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500强碧桂园登上CNN,也是第一个登上CNN的中国房企。它向世界各地展示了森林城市这座未来之城,和中国房企出海的“营造力”。

除了业务全球化之外,碧桂园森林城市也是运营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据马来西亚首相纳吉表示,到2035年,森林城市预计为马来西亚创造22万个就业机会,尤其在金融和电子商务领域。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单今年,森林城市就已为依斯干达特区、柔佛州带来了将近10万人的旅游人口,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


△碧桂园森林城市运营团队,也是一个“国际性组织”

星子曾在《考察笔记:一个房企的造城野心》中,还提到碧桂园也是一家创新型企业。作为一座智慧生态之城,森林城市的设计规划独具匠心。森林城市不但斩获由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关联会议所颁发的全球人居环境规划奖等国际奖项,还作为智慧生态代表性项目,受邀在今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参展,向全世界展现森林城市的绿色环保建设和垂直绿化、立体分层交通的设计理念。

△森林城市联合SASAKI、ARUP等国际专业团队,独创“地面公园、地下行车”的立体城市概念,以及垂直绿化等先进的未来城市规划

由此,令碧桂园成功的全球扩张模式,也是一个华为式的贸易型扩张:森林城市的研发需求来自碧桂园,森林城市的建筑设计交由欧美顶尖专家(SASAKI、ARUP等国际专业团队),建造由中国建筑团队完成,智慧城市服务板块主要由华为、思科等大型国际科技企业承担,最后再在碧桂园的全球市场网络进行销售。

时至今日,碧桂园在这一轮加速全球扩张的战略落地上,成绩有目共睹。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就曾经说过,哪怕喜马拉雅山有人买楼,我们也要去盖好房子。

任何第一步,总会有众多人的质疑经得起质疑,方能巨变成功。森林城市全球化,全球营销或许只是起步,引领中国房企全球化,才是其最终目的。

身为中国人

我为华为而骄傲

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点赞

ps 八卦婆:

“你想了解房地产的哪方面的事?给我留言吧,我们共同探讨。”

商务合作、投稿、联系作者

请加微信:3451624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