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无印良品开餐厅?

 鲁晓芙看欧洲 2020-11-06

无印良品餐厅,在日本本土之外,在香港、成都和台北,相继开张。简约清爽的装潢、当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点菜方式,一开幕,就成为大排长龙的人气餐厅。

“无印良品开餐厅?”很多听到时或许都会疑问,无印良品不是卖家居、文具和服饰用品的品牌吗?怎么会跑来开餐厅?

其实,像无印良品这样,跨业开餐饮的品牌还不少,例如法国化妆品品牌欧舒丹(L'OCCITANE),也在亚洲开了欧舒丹咖啡。

这些品牌,究竟是不务正业,还是说,他们别有用意呢?

▋餐饮,是最能接触消费者的品牌体验

为什么品牌要“不务正业”地跨界餐饮?无印良品总经理表示,餐厅内的桌椅、餐具、水杯,其实都是不对外销售的,开餐厅,并不是为了卖餐具,“而是品牌概念的传递”。

负责此次新店开幕的,无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饮事业经理补充,“吃东西,是对品牌最直接的体验!”

一个品牌想要深入人心,就不能只局限于商品本身而已,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消费者得到“体验”;而吃,正是体验最容易入门的一个方式。

无印良品乍看,是一家销售生活居家用品的通路,但其实真正在做的,是“给消费者的生活提案”,以不标榜品牌、注重本质的商品价值,与简约设计为理念,强调“不添加多余装饰、简单实用的设计”“基本且低调的色彩,能自然的融入各环境中不显突兀”“追求品质与价格的平衡,让物有所值”,然后据此“提案满足生活各式需求的商品,体现完美生活”。

这种品牌精神,既然可以透过家居、文具、服饰传达,“为什么不能也透过餐饮来传达呢?”

衣服你可能一季买一次、文具可能半年添购一批、家具可能一年买一件,但“吃”却是一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

因此,Café & Meal MUJI强调,精选本地、当季的食材,以保留原貌的方式,用凸显食物本身原味的调理方法,甚至不强调桌边服务,采用自助式选餐,“

这些,不都是无印良品‘自然’‘不标榜品牌’精神的展现?”

▋吃东西,是观察顾客反应最容易的方法

更重要的,餐饮是第一线人员,观察消费者的最直接渠道。

“东西吃起来的味道、餐厅待在内的感受、人员服务的感觉,消费者有什么想法、喜欢或不喜欢、接受度有多高,马上都得能反应。”这相对衣服、文具和家饰等物品,消费者买回家使用,有什么想法回馈,可能是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后才会得知。

餐饮,正是品牌留住顾客、观察顾客另一个直接渠道。

“餐饮,绝对不是用来搭售既有产品的,”无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饮事业team经理强调。

非餐饮品牌,却来开餐厅,看似跨界,但其实,是品牌增加与消费者接触的频率,最好的方法之一。

“把无印良品当作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通路,每一个能够接触消费者的渠道,都是经营粉丝,最佳的机会。”

原来,无印良品希望透过餐厅的摆设,让顾客实际体验,好提高其他商品的销售呢?

常言道,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讲文化。

无印良品开餐厅,这个看似三心二意的举动,其实就是在传递它的理念和文化吧!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