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欧盟的急先锋——匈牙利

 鲁晓芙看欧洲 2020-11-06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欧的匈牙利是一个“小国”,其实无论面积或者人口,它在欧洲诸国都算是中间水平,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

但是,4月8日以后,欧盟对于匈牙利却非常担心,因为匈牙利以后可能会高举“反欧盟”的大旗,给欧盟的政治使命和经济整合,带来大麻烦。

▲ 2018年4月8日,匈牙利举行国会大选,这是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畔的国会大厦

一场选举引发的欧盟担心

4月8日,匈牙利国会选举投票,总理奥尔班史无前例3连任。

有意思的是,他接到的第一封贺电这样说:“奥尔班在匈牙利赢得重大而且显著的胜利:欧盟鼓吹的错乱价值与大规模移民,都遭到选民拒斥。2019年欧洲下一回选举(指欧洲议会选举)登场时,民族主义者将赢得多数席次。”

发贺电的人并不是欧洲哪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领导人,而是法国政党“民族阵线”(Front national)领导人勒庞(Marine Le Pen)。对勒庞与欧洲其他极右派领导人而言,匈牙利可说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奥尔班(Viktor Orbán)则是表率楷模。相较之下,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到了9日还是保持缄默。

▲ 2018年4月8日,匈牙利举行国会大选,总理奥尔班(Viktor Orbán)大胜

“一场摧枯拉朽的选举胜利”是福?是祸?

先看看8日的选举结果,匈牙利单院制国会199席,奥尔班领导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民盟,Fidesz)拿下134席,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绝对多数,日后奥尔班与“青民盟”Fidesz,不但能够控制一般立法工作,甚至还可以推动修宪,媒体形容为“一场摧枯拉朽的选举胜利”(a bulldozer election triumph)。

这也正是许多分析家担心的:匈牙利在1989年革命成功以后,如今却渐渐走上回头路,越来越像一个高度控制的国家,越来越像它的前宗主国──曾经的苏联,这样的态势,不仅是欧美民主政治的逆流,而且让欧洲整合(一体化)的前景,蒙上阴影。

▲ 2018年4月8日,匈牙利举行国会大选,随处可见反移民海报

匈牙利反移民,无上限也无下限

一个关键词是“反移民”,近年来自北非、中东、中亚的移民/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在社会、经济、国家安全各个层面引发危机,各国应对立场不一,有的是敞开国门,有的是勉强接纳。

奥尔班治下的匈牙利,则是高举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大旗,不但拒绝收容,还在国界树起刀片刺网,阻绝移民/难民借道。

今年的国会选举,匈牙利其实有不少选民相当关心经济,奥尔班在这方面表现也不差,但是,他的选战基调还是反移民,警告匈牙利国人:欧盟、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正勾结密谋,要将匈牙利变成一个“移民国家”,被穆斯林与非洲裔淹没,严重威胁匈牙利的基督教民族文化本质。

▲2018年4月匈牙利大选,美国金融大亨索罗斯(George Soros,海报中间)成为执政党主要打击目标

索罗斯“开放社会”NGO、大学成了头号目标

奥尔班与青民盟Fidesz,对匈牙利裔、美国籍国际金融界“大鳄”索罗斯尤其恨之入骨,因为他不但赞助许多与匈牙利政府唱反调的NGO,而且在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创办一所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散播其“开放社会”(open society)思想。

为了打击身为犹太人的索罗斯,奥尔班与青民盟Fidesz,甚至不惜操弄匈牙利社会的反犹太情结。有趣的是奥尔班年轻时曾到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短期游学,靠的正是索罗斯提供的奖学金。

这样的“民族主义+民粹情绪”模式,去年在荷兰、法国与德国的国会选举中来势汹汹,所幸斩获有限,但在中欧却已落地生根。

匈牙利、波兰、捷克与斯洛伐克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正以“新欧洲”的姿态,对抗“旧欧盟”。

4国之外,奥地利也在去年的大选中向右急转,带有新纳粹色彩的极右派“自由党”(FPÖ)首度入阁。

▲ 2018年4月8日,匈牙利举行国会大选

匈牙利成了“小俄罗斯”,奥尔班成了“小普京”

除了与欧洲各地的极右派势力串联,奥尔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交情,也非比寻常,对其强硬作风非常欣赏,期望以俄罗斯为蓝本,将匈牙利改造成“非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什么意思呢? 主要手段则是立法管制NGO与新闻媒体。尽管奥尔班年轻时是以“反苏联/俄罗斯斗士”起家,尽管俄罗斯近年势力扩张,首当其冲就是东欧诸国。

这问题比反移民、反全球化、反精英的政策,更让人担心。在今年的选举中,我们看到,匈牙利国营媒体如何扑天盖地为执政党宣传,奥尔班企业家朋友掌控的媒体,也倾全力助阵(以换取政府合约),与政府立场不同的NGO遭到打压,司法体系也经过一番“整顿”,结果在野党果然大败亏输,只在首都布达佩斯保留一线生机。

换言之,匈牙利不但日渐排外仇外,民主制衡的机制也日渐孱弱。

再看一个较早的案例,匈牙利发行量最大的反对派报纸《人民自由报》(Népszabadság),在2016年10月8日,突然毫无预警的宣布停刊,连员工都是当天上班才知道。

几个星期后,该报母公司“Mediaworks”被奥尔班的企业家朋友梅萨罗斯收购,包括电视频道、广播公司、新闻网站、周刊。

中欧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卓哥米尔指出,目前匈牙利的媒体约有90%,是由奥尔班的青民盟Fidesz直接或间接掌控。

民族主义+民粹情绪+高强度体制,这在布鲁塞尔的欧盟领导看来,恐怕是最糟的组合了。

未来的匈牙利,还会继续高举“反欧盟”的大旗么?以后欧盟和匈牙利的冲突,如何爆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编辑:Flora 格式: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