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找到客户核心需求?——小米为什么成功系列1

 鲁晓芙看欧洲 2020-11-06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精准地定义产品呢?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准地选择用户群体。

而精准选择用户群体,并非特指选择细分的小众市场。事实上,无论是大众市场,还是小众市场,都可以精准地选择。比如我们熟知的小米,它的成功,就和精准地选择了大众市场,  密不可分。

 

要做就做最大的市场

一开始在定义产品时,小米生态链首选的是大众市场,这既和小米选择的产品类别有关,也与小米对于整个时代发展的判断相关。

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化程度高、通用功能性强的产品,另一类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帮助人们彰显个体身份差异、强调情感化的产品。

考虑到标准化程度高的、通用的功能性产品,具有先天的效率优势,无疑更适合大众市场,适合服务于大多数人。而小米生态链选择的产品品类,恰好都属于这一类。

消费升级,是小米选择大市场的第二个理由。消费升级,已经是一个全民现象,所有人都在原先的生活条件基础上,提升了生活品质,这就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对于高品质产品,有着强烈需求的市场。

第三个选择大市场的原因,是网络人口红利。正如小米之前的判断,互联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传统互联网阶段,第二个是移动互联网阶段,第三个是

智能化阶段。

小米看到,全球的网络大国,都是人口大国,网络是继制造业之后,又一个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行业。毫无疑问,传统互联网享受了人口红利之后,移动互联网正在享受这个红利。接下来,智能化领域的人口红利刚刚开场。小米认为,这是一片比的海。

要做就做最大的市场,不是说小众市场不好,而是因为如今的网络时代,让小米有机会,去挑战大众市场,从大众市场分一杯羹出来。小米也会获得机会,成为一家大公司。所以一定要做那些需求最广的大市场。

这就是小米的逻辑:认准趋势,找到大市场,和一众兄弟,干一票大事,何其痛快而淋漓!

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实比较强调用低毛利,甚至免费的产品,迅速地获取海量用户,在这个海量用户的基础上,再做些高毛利的长尾产品。做大市场,获取海量用户,也是网络思维的内在逻辑。

很多人都认为,大市场肯定很难做,而小市场会相对好做。

其实并非如此,从人才角度来讲,大众市场由于吸引了各色人等的进入,其实人才的平均水准,反而更低,也就是说,竞争反而没有想象中的激烈,只要你做得比别人好一点,就能脱颖而出。

而通常大家认为的小众市场中,聚集了大量的高手,人才的平均水准很高,你要切入这些市场,反而很难。

聚焦刚性需求,反而简单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市场?小米有一个简单的使用原则:80─80%原则。也就是说,小米定义产品的时候,要着眼于80%用户的80%需求。80%用户指的是大多数的中国普通老百姓,80%需求指的是相对集中、普遍的需求,即刚性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的确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是分散的,对于人性的把握,似乎非常难。曾经有一个兄弟来问鲁晓芙,说透过用户调查,发现了几百个的用户痛点,不知道怎么做选择。鲁晓芙说,其实很简单,当你用“80%用户的80%需求这条标准去筛选时,你会发现,几百个痛点中,能够留下来的,就只有少数几个了,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举个例子,小米在定义华米的第一代手环时,有人希望待机时间久、有人追求外观时尚、有人希望屏幕亮、有人希望具备闹钟功能⋯⋯,这些个体化的需求数不胜数。

但是当小米运用80─80%原则的时候,其实刚需就陡然降为三个:计步、监测睡眠、闹钟功能。所以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小米对产品定义的效率提高了,后续的研发工作,也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功能这个层面上,小米秉持的,是宁减勿加。功能的增加,要考虑两点:

第一,它是否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硬体每增加一个功能,都会直接反应在成本上,做大众市场,就不能让大众,为小众的需求去买单;

第二,第二,即便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比如只在软体上增加了功能,小米也要考虑,这会不会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复杂。如果不是刚需,又让用户感到复杂,小米绝不会增加这项功能。

 

绕开核心功能,等于放弃大众市场

所谓很特别的功能,往往不是“80%用户的80%需求。当创业公司绕开核心功能,去专注于那些有噱头的功能时,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放弃了大众市场的红利。

2012年,杨华的团队着力打造一款菜煲,这款菜煲以做菜为主,做饭为辅。这听起来很酷,毕竟市面电饭煲很常见,但是几乎没人见过电菜煲。杨华团队软硬体的开发能力都很强,早年曾为苹果公司,做过很多款home kit(智能家居平台)产品。

这样一群人,去做一款菜煲,无疑是一个听起来就很特别的事。实际上,他们做得也还不错:菜煲设计非常精致,群众募资的一千台很快售罄。他们开发了可以提供食谱的App,至今仍有用户在上传食谱。他们在那时候,就研发了温度曲线,对温度变化进行即时显示,他们甚至设计了人体感应功能,每当有人靠近时,菜煲就可以自动启动屏幕,播放广告。可以说,他们为自己未来商业模式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很多可能性。

但是,当时菜煲这样的定义,依然有它的尴尬之处。主要在于:你其实是把大众产品小众化了,在属性上,把定义狭窄化了。

这样的定义最大的问题,是不符合大众认知,所以就会存在教育市场的成本,也因此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规模生产,对做硬体来讲非常重要,有了规模才能够真正降低成本,维系供应链,产生现金流,让团队能够继续研发和迭代产品。

还有一点,未来智能化商业模式延展的可能性,也与有多少实体铺到市场中,密切相关。数量越多,商业延展可能性越大。实体是智能的载体,只有它铺设的范围够广,与用户的接触够近,智能化才具备发展的可能性。

回首2013年,当时小米接触纯米团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要放弃菜煲这样的小众产品,聚焦80%使用者的80%需求,做出一款煮饭功能非常好的电子锅。

非常幸运,在那个时间点,小米的理念,得到了总部的支持,双方达成共识。于是才有了米家电子锅,这样口碑与销量的佳作。

所以,在大众市场之中,不要回避核心需求。要坚定不移地解决80%用户的80%需求。

 

小米的故事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市场营销中总是说细分市场,抓住目标客户,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得有企业想清楚,自己该在这个市场中分哪杯羹。只要找准工具和支点,未必没有撬动大市场的方法!

编辑:Flora 格式:黄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