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动物骨科专题—手术治疗(非滑车沟加深)髌骨内方脱位的回顾性研究:来自1998-2009年91个案例...

 一掬飘雪 2020-11-06

本文将评估不采用滑车沟加深技术而只合并使用外侧关节囊重叠加固和胫骨粗隆位术治疗犬髌骨内侧脱位的病征,结果和并发症,并确定这些患者在术后8周内骨关节炎是否有发展。

先插播广告一枚

也有免费课程哦!
转发上方优惠券海报,配文👇
“宠医客双十一劲爆活动开场喽!会员抄底5折!日均¥1.5畅看1500小时大咖课程!现在还能免费领美国/欧洲内科专家16h心脏病课程+贫血课程,扫码一起学!”
集赞10个,将截图发送给“chongyike666”或任一宠医客客服,即可获得图片下部的优惠券和优质课程!




内容摘要


目的:评估不采用滑车沟加深技术而只合并使用外侧关节囊重叠加固和胫骨粗隆位术治疗犬髌骨内侧脱位的病征,结果和并发症,并确定这些患者在术后8周内骨关节炎是否有发展。
设计:回顾性案例分析。
动物:91只狗。
程序:回顾医疗记录以获得关于病症,临床病史,单侧还是双侧发病,术前和术后MPL等级,随访时间以及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的信息。对术前和8周随访检查期间获得的X光进行复查,并进行退行性关节病(DJD)评分(范围,0-3)。分析数据以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构建髌骨内侧脱位复发的Kaplan-Meier曲线。
结果:91只狗中有31只(34.1%)有轻微的术后并发症,18只(19.8%)再次出现髌骨脱位。对于再脱或者是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有6只(6.6%)建议追加手术。在最后一次临床随访中,91只狗中有10只(11%)至少偶尔出现跛行。术前和术后(8周随访)的放射线DJD评分没有显示出差异。
结果和临床意义:不进行滑车沟加深的MPL手术治疗结果和进行滑车加深的手术治疗结果相当。术后8周内,DJD的评分指数没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滑车沟加深不总是必要的,应仔细选择接受这些手术的病例。
        髌骨内方脱位被公认为是一种狗中常见的骨科问题。在很多其他报告中已经对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手术选择,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结果做了讨论。目前最常被推荐用于纠正狗的MPL的手术方法是组合使用软组织重建,股骨滑车加深和胫骨粗隆移位。在严重的病例中,也提倡使用截骨术矫正肢体角畸形。
        在许多研究中,报告了这些技术的各种组合的结果,但并没有用来决定每个病例要接受哪种类型的手术。此报告的研究目的是评估一系列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的病例的结果,不考虑临床表现的差异,选择评估的治疗方法是只合并使用外侧关节囊重叠加固术和胫骨粗隆移位(TCT),而不做任何形式的股骨滑车沟加深(即使在视觉上滑车沟明显过浅)。我们研究这种这种治疗方案下的犬的病征,结果和相关并发症,并评估骨关节炎在术后8周内是否有好转。我们的假设是,使用该手术程序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该跟还要合并使用股骨滑车沟加深术的研究报告中的相似。我们还推测,在术后8周的X光片中不会发现骨关节炎的进展。

1

材料和方法


挑选病例—回顾了Norwood Park动物医院1998年9月1日到2009年4月30日的病历记录。数据分析时,选择有信息完整的医疗记录,(记录中)应/已包括接受过外侧关节囊重叠加固及TCT手术治疗,并没有出现任何形式股骨滑车沟加深的所有案例。排除了23名既往或同时接受前十字韧带断裂手术治疗的患者。最终的研究对象包括91只狗的医疗记录。虽然这些狗中很多都曾做过双侧手术矫正,但为了数据不受影响,只将第一次手术治疗纳入分析。

2

医疗记录回顾


从医疗记录获得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品种,体重,单侧/双侧脱位,术前和术后髌骨脱位等级,左侧/右侧,手术医生,临床症状,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最后一次随访时间和脱位复发情况。并发症主要是指除了拆除针和钢丝外还需要额外手术的症状(如骨折或再次脱位)。轻微的并发症是指不需要额外手术的症状(如伤口发炎或血清肿)。对发生再次脱位的病例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并记录这些信息。所有程序均由2名研究者中的1名(WRL或DLH)或2名前外科住院医生完成。


3

OA进展的判断


2位研究者(WRL和DLH)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8周的膝关节前后位和内外侧位的X光片。之前描述的DJD评分系统是由评估TPLO术后OA进展的评分系统改进而来的。这个系统对30个因素(包括膝关节内不同位置的骨赘,内外侧副韧带或髌骨前缘接骨点病变,内侧或外侧软组织增厚,半月板矿化,关节内的矿化骨碎片,髁间撕脱性骨折碎片,膝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增厚,髁上重塑,股骨滑车退变,软骨下囊性增生和软骨下硬化)。在本研究中各因素的评分从0到3(0,与正常无变化;1,轻度变化;2,中度变化;3,明显变化)。分数相加获得DJD评分。研究者对X光片的评分是相互独立的,每个人都不知道患者和病例标识以及其他调查调查者的评分。X光片的检查顺序是随机的,但是因为有植入物,所以研究者知道片子是在术前还是术后拍的。在评估了2名研究者得出的DJD分数的一致性后,将得分均值用于统计分析。

4

手术程序


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0.2mg/kg,sc),依次用氯氨酮(1.14mg/kg)和地西泮(0.06mg/kg)的组合进行诱导麻醉。麻醉诱导后,给动物插管并注射阿托品(0.03mg/kg)。在手术过程中用,用异氟烷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后,拍摄术前X光,并且用无防腐剂的吗啡(0.22mg/kg)在L7-S1交接处进行硬膜外麻醉。常规进行无菌准备。

膝关节外侧通路,从胫骨近端切开胫前肌。用截骨刀和骨锤制作胫骨嵴切口,仅保留远端骨膜附着。然后将胫骨嵴向外侧移位,直到髌骨位于滑车沟的中央,并根据需要向远处移动,以产生帮助维持髌骨稳定的髌骨肌腱张力。如果这种移位难以进行,可以做一个内侧支持带释放切口,使髌骨和胫骨嵴可以做横向移动。胫骨移动面要暴露出松质骨并使得底座平整(可以借助截骨刀,骨锉等)。选择合适尺寸的克氏针从胫骨结节斜向下进入胫骨,直到对侧皮质骨。

在胫骨头侧尾部和远端的截骨部位钻一个2mm的孔。用一根骨科钢丝(18-22号)穿过该孔,然后扭转下来呈一个8字形,在克氏针上做一个张力带。暴露的克氏针剪断并折弯以便之后移除。扭转的骨科钢丝弯下去并由软组织覆盖。位置靠近暴露的克氏针方便之后移除。

将关节囊从覆盖筋膜的头侧到尾侧锐性切开,然后常规关闭关节囊。将筋膜层的边缘重叠,并用改良褥式缝合进行关闭。然后进行常规的皮下和皮肤缝合。手术后,根据推荐剂量在患者身上贴经皮芬太尼贴片,并根据需要给予额外的阿片类药物。术后第二天,患者出院,美洛昔康(0.1mg/kg,口服,1天1次)和头孢泊肟(5-10mg/kg,口服,1天1次)连续用10天。


5

结果

91只狗被纳入研究。雌雄比例是1.8:1(58/91,63.7%是雌性),这与之前研究报告中的比例相似。年龄从1-13岁都有(平均年龄,3.1±2.4)。平均体重为13.0±11.0kg,中值为8.5kg。最常见的品种是混种犬(20/91,22%),其次是查理王小猎犬和马耳他犬(各8/91,8.8%);玩具贵宾和迷你贵宾犬(7/91,7.7%);吉娃娃,约克夏和拉布拉多(各6/91,6.6%);以及波士顿梗和巴哥犬(各3/91,3.3%)。其他品种各占一只。91里中有46例(50.5%)为双侧MPL,45例(49.5%)为单侧。91例中有48例(52.7%)为左后肢,43例(47.3%)为右后肢。在同时进行了双侧膝关节手术的病例中,采纳的是第一次手术的数据。53例(58.2%)手术有2位研究者完成(WRL和DLH),38例(41.8%)是由之前的2名外科住院医生完成。术前脱位等级的平均值是2.8±0.6(中值是3);有74只狗的术前脱位等级未被记录,这其中有1只(1.4%)1级脱位,18只(24.3%)2级髌骨脱位,51只(68.9%)3级髌骨脱位,4只(5.4%)4级髌骨脱位。

最常见的轻微并发症是舔舐伤口后继发的炎症(13/91,14.3%),其次是血清肿(10/91,11.0%),伤口炎症(8/91,8.8%),克氏针移位(7/91,7.7%),缝合反应(3/91,3.3%),感染(2/91,2.2%),开裂(2.2%),蜂窝织炎(1/91,1.1)和过度矫正(1.1%)。总的来说,91只狗中有31只有轻微的并发症。需要早期移除针和钢丝的情况不认为是并发症,因为移除这些植入物是所有手术动物术后8周的标准流程。

91只狗中有21只(23.1%)在围手术期和初始恢复期后仍间歇性跛行或者在初始恢复后再次跛行。其中,有5只狗的患肢后来被诊断为前十字韧带撕裂,4只狗在移除克氏针和钢丝后情况改善,2只狗需要再次手术。最最后一次临床随访中,有10只(11.0%)会偶尔跛行。

评估了从手术到脱位复发或最后一次临床随访的时间(图1)。91只狗中有18只(19。8%)在术后出现髌骨再次脱位。对于复发的狗,从手术到复发的平均时间为6.9±10.4个月(中位时间为2.2个月,[范围为0.3-31.1个月])。记录了15只狗再次脱位时的脱位等级(9只1级脱位,5只2级脱位,1只3级脱位)。6只(6.6%)需要进行额外的手术:1只胫骨嵴骨折,5只狗再次脱位(其中1位狗主拒绝进一步手术,虽然外科医生认为很有必要)。在进行二次手术的5只狗中,有3只完全解决了髌骨脱位和跛行的问题,1只持续性的存在1级髌骨脱位但不伴随跛行,1只持续性的髌骨脱位并同时伴随跛行。73只没有再次出现脱位的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13.5±20.3个月(中位时间是3.4个月[范围为1.8到86.9个月]。没有发现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脱位等级与再次脱位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8周,2名研究者评估的DJD评分都高度一致(r=0.99,每个时间点的P<0.001)。Friedman检验评估研究者的评分在术前(P=0.83)和术后8周(P=0.25)无显著差异。DJD评分在术前的平均值是3.3±3.6(中位数是2,[范围从0-18]),术后8周为3.5±3.2(中位数是2,[范围从0-13]),这些值没有显著差异。

6

讨论


对术前获得的X光影像和8周后的随访检查中拍摄的X光影像进行分析,未发现在此期间退化性关节炎(DJD)的X光影像评分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显著变化。这并不排除分析未能发现差异或在手术后8周以上发展为关节炎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还报告91只犬种有18只(19.8%)在手术后出现了髌骨脱位复发的情况。先前的研究报告说,髌骨脱位整复术后复发率介于7.6%-48.1。较少的数字比率来自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仅在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下才算髌骨脱位。因此,本研究中的犬复发率似乎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是比较低的。在本研究中,髌骨脱位复发建议进行进一步手术或其他发生主要并发症进行额外手术的比例是6.6%,也比以前的报告11.4%和13.0%要低。此外,在此报告的研究中,有91只狗中的10只(11.0%)有持续跛行的症状,与先前的一项研究比较要高,此前的这项研究中指出存在不好和不满结果的比例是7.7%(1/13)和9.9%(14/142),11.8%(4/34)和43.1%(28/65)的犬被报道存在至少存在偶尔跛行的症状。

在本研究中,所描述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34.1%,比在其他研究中报道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他报告的并发症率是17.6%(23/131)-28.6%(20/70)]。这可能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作者试图自由地囊括任何复杂性,无论这些复杂性如何。

尽管大多数以前的研究都报告了髌骨脱位的术前高等级与高复发率之间的关系,但在此报道的研究中未发现这种关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本研究中某些病例中未记录术前髌骨脱位等级。如果这些数据是完整的,则可能已经找到关系。另一种可能性是,在本研究中选择的病例中使用的手术程序的简单性和可重复性,与术前髌骨脱位等级无关,导致手术后失败的可能性较小。

本研究的发现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在该组大多数犬中,不进行滑车加深术的髌骨内方脱位(MP)治疗是成功的。通过适当的胫骨粗隆移位术(TCT)进行伸肌机制的精确重新排列可能是该过程中最关键的方面,并辅以诸如张力钢丝技术和外侧关节囊重叠缝合等技术。作者并不主张完全避免进行滑车加深术的操作程序,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鼓励医生思考选择使用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校对  王威
 编辑  Shirley SU 

翻译:李紫琳

领华动物医院

外科主治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