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经典咏树诗,被对手拿去向皇帝告了一状,如今看来他是真冤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11-06

北宋词坛高手如云,但是要说谁是个中魁首,相信很多人第一选择都会是苏轼。苏轼之于宋词就像李白之于唐诗,都是站在最巅峰的文人。

苏轼之所以被后世所推崇,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确实足够出色,另一方面和他豁达洒脱的性格也密不可分。苏轼一生并非坦途,相反他经历了常人难以现象的跌宕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像他在词中描述的那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苏轼又怎能不让人欣赏喜爱。

了解苏轼生平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苏轼的生涯转折点是“乌台诗案”,就是这件事让他开始后半生的屡次被贬谪命运。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苏轼“乌台诗案”的导火索其实有点冤枉。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了解一下苏轼是如何陷入“乌台诗案”旋涡的。

苏轼有一位好友名为王复,他时常行走乡野之间治病医人,口碑极佳。而王复在候潮门外的居所,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百年古桧,它们生得高大挺拔,相对而立间散发着一股凛然之气。苏轼见到后思及好友王复,便以两棵古桧为题写了组诗赠予他。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一

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

其二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这组诗其一描写的是双桧所处的环境。在池苑馆舍遍布的重城,奇花异草多得连名字都记不清。但是这些奇花异草在青盖之下却不见了踪影,只有高耸挺拔的两棵双桧耸立在城中。这四句,看似写的是双桧的生长环境,但是咏物诗一定是意有所指的,我们不能单纯停在诗的表面去理解它。双桧在这里其实喻指的就是和好友王复一样品行高洁之人,可能这样的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遇到事情他们却像中流砥柱一样。而“奇草幽花”和“双桧”的数量对比间,也暗含这种人数量稀少的意思。

其二则是描写了双桧的正直。前两句写的是双桧相对而立表现出不可侵犯的气势,它们的枝干笔直地耸入云天,但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因为还有更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它们的深埋于地下的根也是毫无弯曲笔直地伸向大地深处,只是这样的情形世人难以看到,只有蛰伏在底下的真龙才知晓。这其实就是以桧喻人,来赞扬像好友王复一样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君子。

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解读,我们都不能否认苏轼的这组诗乃经典之作,尤其是其二更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名句。而且这首诗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不管怎么去解读,也没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最多就是有一丝对那些表里不一之人的讽刺。但写讽刺诗并不犯忌,那么它有因何成为“乌台诗案”的导火索呢?

当时苏轼写完这首诗一时间也是广为流传,大家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直到这首诗流传到沈括手里。这沈括也不是无名之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便是出自他之手,课本中还有关于这本书的节选,相信很多人都曾读到过。但就是这么一位后世声名显赫的“大科学家”,读到苏轼的这首咏树诗,非说它有隐喻讽刺当今皇帝的意思,因为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龙应当是翱翔于天际,但是现在苏轼却偏偏要到九泉之下去寻蛰龙,显然是有不臣之心。于是沈括便以此指控苏轼“大逆不道”,以此点燃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不得不说,苏轼是真的冤枉,本来就是写了一首经典之作赠予好友,结果回过头来这首诗却成了别人向皇帝告他状的把柄,想想也是有些悲催。而沈括之所以要用这首诗来整苏轼,其实并不是因为私怨,而是因为两人分属不同派系,苏轼是保守派的骨干,而沈括是变法派之人,所以下起手来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下作,只是观点不一,为何非要想着置人于死地?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更为欣赏变法派的领袖王安石。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幸得王安石仗义执言,上书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才让苏轼免遭横祸。或许这才是可敬的对手,虽然理念不同但对事不对人。

对于苏轼的这组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