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歼敌6.2万人伤亡1700,问敌军为何不投降,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江山携手 2020-11-06
前世三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一次擦肩而过,相聚即是缘分,[名字]欢迎大家
1949年10月13日,我二野、四野两个兵团已经兵临广州城下,广州绥署主任余汉谋自掏腰包开始给绥署的工作人员发工资,余汉谋的意思就是,现在“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大家拿点钱各自逃命去吧,实际上由于我军进展神速,余汉谋根本来不及布置部队具体的撤退路线,整个广州在当时都是一片乌烟瘴气的情况。
由于事先没有约定撤退路线,敌第四兵团各部几乎都是仓皇出逃,根本没有什么掩护一说,而我大军在途径广州时,为了实现一劳永逸,大军连广州城也没有进,而是沿着敌人可能逃亡的路线继续追击,由于两大兵团不熟悉南方的道路,因此各个追击部队都是在粤中纵队的配合下,进行追击作战的。
粤中纵队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是我军在广东粤中地区建立的一支游击队,在整个抗战时期曾周旋于日军以及国民党顽军中,不断发展壮大,直至解放战争时期,为大部队南下作战提供帮助,1947年我军就恢复了在广东地区的游击作战,并将当地几支游击队整编起来,在短短两年的时间,粤中纵队就从不到300多人的规模,发展到6800多人,作战230多次,歼灭敌军2300多人。
在我两大野战军兵团南下解放广州作战中,粤中纵队整体负责配合,并在敌人崩溃以后,为大部队引路,由于敌人基本上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因此粤中纵队也并未遭受到什么阻碍,粤中纵队为了不让敌人逃亡,特意转近路绕道敌人前面截住敌军,经过一番混战,得知敌军是国民党军第39军。
历史上国民党军39军这个番号曾先后被授予多次,而这支39军前身是来源于李弥的整编第八师,李弥的第八军(整编第八师)也是国民党军精锐部队之一,该部在1948年7月由胶东地区调往淮海战场的时候,其麾下第103师与147师合编为敌39军,并负责胶东地区的地方防御,甚至这个39军后来还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直到二野第14军感到,39军大部分才被我军全歼,少数部队战场投诚,第14军军长李成芳是二野一员虎将,虽然歼灭了敌人,但是心里感觉不爽,从整体战斗打下来的情况来看,39军基本上是兵无斗志,为何敢于同拦路的粤中纵队抗衡,李成芳询问战场投诚的39军第91师师少将师长刘体仁,为何不肯向之前拦住他们的粤中纵队缴械投降。
刘体仁老老实实的回答,原来刘体仁是嫌弃粤中纵队是游击队,不是正规军,所以拒绝投降,按照刘体仁原话说的是“他们是土共”。李成芳一听鼻子差点气歪了,那有什么土共、洋共,还不都是一样的,鉴于已经明了余汉谋集团的逃亡路线,上级授命李成芳,立刻指挥13、14、15三个军6个师的兵力。连续追击4个昼夜700余里,为全歼在广州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