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天一首古诗词 | 立冬古诗词,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6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代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

译文



....................................

霜降时节寒风瑟瑟吹向人们,薄冰之上,清澈的水漫过。
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赶。
庄稼收集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
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不见了,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注释



.......................................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轻冰:意为薄冰。
渌水:清澈的水。
蟾:蟾蜍。
纤影:为瘦影。
田种:田地,指庄稼。
收藏: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
了:完毕;结束。
衣裘:泛指皮裘或衣服。
制造:制作,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
野鸡:是动物学上雉鸡类动物的俗称。
投水:跳入水中自杀。
蜃: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海怪,形似大牡蛎。雉入海化为蜃。

赏析




     这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的一首立冬诗。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11月7-8日之间。

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天季节,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收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

在立冬这一天,诗人真切感受到了阵阵寒意,通过天地万物的变化,将立冬的气候特征生动地呈现出来。

首联,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是说,霜降时节寒风瑟瑟吹向人们,在薄冰之上,清澈的水轻轻漫过。

这一联是说立冬三候之第一候,即水始冰。

“轻冰”二字,即点出“水始冰”的现象。

一个“寒”字,点出了立冬天气变冷的情况。

此时,正式告别三秋,告别霜降,向寒冷的冬天迈进。

颔联,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是说,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南归了。

这一联写出了立冬月亮因为冷,仿佛变瘦一般,变得非常纤细美丽。大雁因为大多南归,只有少数的还没有南归,正加紧排成行往南赶。

颈联,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是说,庄稼收集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

这一句是讲立冬时节,人们忙着收获果实,置办入冬的衣裳。  

此时,之所以要忙着收集储藏庄稼,正是因为天寒地冻。地始冻,也是立冬三候之一。

颈联与颔联,对仗皆非常工稳,通过月亮,大雁,田种,衣裘等一组名词,勾勒出初冬萧疏的景况。

尾联,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是说,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不见了,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这一联,说的是立冬三候之一——雉入大水为蜃。

此时,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鸡一到立冬后就会变成“大蛤”。

进入冬天,要注意闭藏,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如果这一年有什么志向没有完成的话,也就算了,暂时不去想它。等到来年春天再去努力实现它。此时,身体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寒就温”,一切病大多因为受凉引起,要做好保暖工作。

愿这个立冬日,你我都有暖阳相伴,有人疼爱,有好看的衣服入冬,永无烦心事,天天好心情。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
注:现在新建了粉丝群喔,想入群的朋友,在公众号会话里发送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