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城‖古韵千年,芳华依旧

 客都原创 2020-11-06

梅城,古韵千年,芳华依旧

/轩儒 赖俊权

一位哲人说过:“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一座城市不能丢失自己的根和魂,对一座城市的记忆,不仅可以赋予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和集体回忆,更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城梅州历史悠悠,先秦时为百越地,秦汉属南海郡,南朝南齐时置程乡县(公元483年),南汉乾和三年(公元945年)升程乡县为敬州,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至今已逾千年。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夯土为城,当年筑城墙1500米。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始筑城西砖墙,后几经水灾与战乱,又几经修复。清光绪年间古城范围,北至今文保路、东至今公园路、南至今凌风路、西至今中山路以西100米处,现存城墙位于金山顶,长约30米,从南门外的金山——梅州学宫——凌风楼的古城墙线依然可辨当年的古城格局,这一部分在今天被叫作梅城江北老街。

梅州千年古城,古韵千年,芳华依旧,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今天,如果您漫步在梅州街头,仍可看到现存或重修的大觉寺、千佛塔、八角亭、孔子庙、状元桥、吕帝庙、安定书室、嘉应古桥、曾井等众多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或者您仔细辨析,都不难体察出古之遗风,客家人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中原古汉语的发音,客家方言保存不少古语,如“澳”,《广雅》谓:“澳,语也。”客家方言把语言争执称为“澳事”,如客家人称吃早餐为“食朝”,《左传》有“灭此朝食”;又如客家人称“天拂晓”为“天甫白”,“甫”是“始”的意思。出身梅州的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曾赋诗:“筚路挑孤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首凝练的七绝描绘出客家梅州方言文化的特点,难怪郭沫若1965年来梅州视察时,称誉梅州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隐于闹市的大觉寺
历经千年风霜古风浓郁

大觉寺,原名“祝圣大觉寺”,坐落于梅州梅江区梅师附小内。始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距今近1500年历史,是梅州创建最早的寺庙之一,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僧会法庆募款重建殿宇,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僧光庆再募款续建,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程乡知县王仕云捐俸银倡议重建,僧性从法师募款建造祝圣殿和三宝殿,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寺庙改为学校,校寺并存,新中国成立后,设城西学校(今梅师附小)于寺内。

大觉寺现存中(又称“正殿”、“佛堂”)后两座大殿,中殿亦经多次维修,但原貌仍依稀可辨,中殿(正殿)正门门墙石柱上镌刻的对联仍然保存,上联是:“佛焕轮光说法衣传真觉地”;下联是:“堂开寿域祝厘经诵早朝时”。联首嵌“佛堂”两字。上款是:“道光辛丑春月壳旦”(1841年);下款是:“翰林院编修宰广西道监察御史弟子黄仲容敬提并书”。前殿、左右两边“廊”亦在不同时期拆毁。中殿为硬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后殿为重携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殿前有轩廊,艺术构件精细,是研究客家地区古代建筑史难得的珍贵文物。

大觉寺于2000年8月14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校园,红墙黛瓦,飞檐斗拱,虽历经战火,又几番重修,风采依旧。大觉寺在古时,寺里的和尚们就承担起为当地贫苦百姓孩子教书识字的任务,现在书声琅琅,倒也古韵新风。

梅州最古老的千佛塔
立东山之巅福泽一方

来过梅州的人,都知道在梅城东郊,即黄遵宪故居、客家公园和东山书院东面,一座宝象庄严的佛塔伫立在大东岩上,那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千佛塔。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1935年始,由梅县县长彭精一与黄任寰师长将铁塔移于东山岭上,建八角亭保护。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内外热心人士捐款资助下,由释明慧法师等化缘4000多万元,在大东岩山顶建造九层石塔,将东山岃上“南汉千佛铁塔”移置于新千佛塔底层,统称为“千佛宝塔”,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层高36米,全用花岗岩石砌筑,高耸云天,气势宏伟。沿塔梯盘旋而上,石塔外围砌筑走廊、栏杆,供游人登高凭栏眺望,秀丽的梅城风光尽收眼帘。自1990年起历时近三十载,千佛塔寺先后建起千佛宝殿、讲经堂、药师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放生池、石牌坊等,成为梅州规模最大的佛教丛林宝刹,被誉为清净佛国,朝拜者络绎不绝。

杨万里诗中的十里梅花
傲骨铮铮满城芬芳

客家先民为中原士族华胄,流离百代、坎坷千年才有了今日“客都”风华,若是随意用一个什么词来诠释梅州、介绍梅州人,最能代表梅州精神的,是她的市花——梅花。千百年前,寒风吹过的梅州,处处都是梅花飞扬的曼妙舞姿,梅就是客家人的图腾,预示着客家人亦如梅花一样不畏险境、傲骨铮铮。


近千年前,有个诗人,他到梅州境内写下最有名的是: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他就是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的杨万里(1127—1206年),宋朝江西吉水县客家人,进士出身。他54—56岁(1180—1182年)在广东三年,初任“提举常平茶盐”,因平沈师之乱有功,宋孝宗皇帝称之曰“仁者之勇”,擢为“提点广东刑狱”,两次经过程乡县(梅州),共写有19首有关的诗篇,可谓历史上首屈一指讽咏梅州人情风物的大诗人,在梅州文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据黄遵宪门生杨徽五《榕园琐录》引杨万里《南海集》原著:行尽天涯意未休,循州过了又梅州。生平不惯乘肥马,老去须教过瘦牛……,诗人的足迹几乎遍及南粤大地,《明发房溪》:“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在一个深冬的清晨,杨万里看着部下渡河时回眸梅城:“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
以上只是列举梅城千年古韵名胜古迹的一小部分,千年迁徙,筚路蓝缕,一座城市的显与隐,多是自然与历史的定数,千年前那繁华丝绸之路上的辉煌文明,今天早已在地图上消失;而千年后曾被古人称为“瘴疠之地”的梅州,如今却是百业兴盛,文化蔚然,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古风古韵芳华依旧。


作者:轩儒 赖俊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