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药降价进医保的另类解读

 医药魔方 2020-11-06

2018年10月10日,注定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医药圈被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刷屏。

医药魔方记者观察,大多数文章“以患者(流量)的名义”发出了“利好”、“喜大普奔”的字眼。如今消息出来后已经过去了48小时,关于抗癌药降价进医保,行业人士都怎么看呢?

 乐观派 

@小九:给力!17种抗癌新药进入医保,平均降幅达56.7%,最大价格降幅超70%! 

@天使:这样的降幅相比原价是力度是非常大了,可是对于农民来说一片药,动辄几百块的价格无异于画饼充饥。可喜的是以前根本连饼都看不到,现在是快有希望了! 

@ming9888:癌症患者的福音,用一张官方图来表达喜悦之情

@喜宝:诺华有4个药降价了,感谢药神

 
 悲观派 

@willstar:受药占比的影响,去年谈判的36个品种在相关省份至今都不能落地,这次的17个肿瘤药要落地估计会更难。

@xiaoxiao:这图换种解读,就是直白在说,我只报销低于周边国家那部分。高的部分患者自己承担 

@apollo:大包大揽市场行为,过度干预把企业自主定价权力拿走了。按市场机制,我定个天价是我的事,如今由医保报销金额你说了算,患者是否能买单,企业自己掂量

@mary:老大对行业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格力、苹果都不打价格战,其他兄弟可以跟着后面一起分猪肉,但是如果老大要打价格战的时候,其他人都只能排着队去跳楼了 ……董小姐说的这番话,看来在医药界也适合

@星空:国产替尼以后日子很难过了,不知道国产PD-1会怎样,上次某大咖还说不打价格战 

@qiushii:担心医保的支付能力,根据药占比,这些药很可能最后还是去自费药店

 大V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抗癌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还需要经历省级医保招标、医院采购、医生开药等多个环节,让患者真正享受到福利,还有许多关要闯。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通过“国家谈判”的方式,以市场优势“压价”,效果非常好。以量换价进入医保,既能让患者得到红利,也能够节省医保资金,一举多得。但从长期来看,要想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要发展仿制药,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这次纳入目录的17个品中包括12个实体肿瘤和5个血液肿瘤,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品,也都是近年新上市的药品,专利的存续期比较长,通过医保的战略性购买,可以促进和推动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制更多更好的创新药,惠及广大患者。



 
吃瓜派

@弱水三千:中标价,医保支付价,医保最高限价,医保支付标准价....一下子整了这么多名词,普通人表示看不懂了 

@战狼:这个“医保支付标准”是限价哇,基金报销和患者支付的比例由各地方自己确定。

@战神:同意楼上,按我的理解,支付标准如果定10元,不同统筹地区实际医保支出价格不同,可能是医保8元患者2元,也可能医保5元患者5元。

@分析狮:听说这又是一个医保、企业、患者三方共赢的局面。我很纳闷,究竟谁输了?

@xiaoxiao: 现在每周医药都要崩两三次。比起抗癌药进医保,我更关心股市可以抄底了么?

关于抗癌药降价进医保,您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