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文豪学者 2020-11-07

在今天的山东曲阜,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孔”,分别是孔庙、孔府、孔林。

在孔庙旁边一个小院里面,矗立着著名的“孔庙三碑”,这就是著名的《礼器碑》、《乙瑛碑》和《史晨碑》。这三件汉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后世学书者莫不敬仰。

在距离曲阜不足100公里的泰山脚下,也有这样的一件汉代隶书名碑,此碑由于太过珍贵,如今被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当中,已经禁止再拓。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这件名碑立于东汉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86年,距今已经1800多年,立此碑的目的乃是为了纪念一个人的功德,碑文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但是最具价值的乃是碑上的书法。

此碑乃是东汉隶书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在后世书法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清代的“碑学”一脉,为众碑学大师所推崇。其作,方正古朴,典雅而浑穆,是中规中矩且平和中正,同时又包含了隶书无限变化的一个名碑。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此碑历代被誉为隶书中的“神品”,既有民间书法的那种朴茂之感,同时又不失庙堂的高贵之气,在历代的隶书名作当中,几乎见不到这样的神作。在用笔上方折而宽博,且能够方圆皆备,在结字上变化无方,开启了魏晋书风,在章法上气息醇厚,达到了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这就是著名的《张迁碑》。

《张迁碑》在书法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他的意义不仅在于是学习隶书最为经典的入门范本,几乎包好了所有隶书的全部用笔与变化原则,其次,《张迁碑》比其他隶书名碑更广泛地开启了魏晋书法,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作品。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在隶书系统当中,草书、行书、楷书先后产生,且皆是从隶书当中演变出来,如果要问什么是草书、行书、楷书的基础的话?那么一定会是隶书,而隶书当中最大限度开启了魏晋书风的,要非《张迁碑》莫属。

从用笔上来看,《张迁碑》是贴合魏晋笔法的“万毫齐力”,且方圆皆备,起笔收笔极为讲究,没有一笔不是蓄势待发,不是“衄挫毫芒”,其行笔之转折与留驻,与晋人笔法无异,笔笔正峰行走,笔画与笔画之间,必有调峰动作,这一点也是直接晋人的。

所以在笔法上,当你将《张迁碑》搞明白,便具备了下启晋唐的眼界。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在结字上,《张迁碑》并非一味朴拙,在字与字的安排与呼应上,也极具灵巧之姿,是真正的朴茂与灵巧并存,方正与圆润皆有,险绝与端稳同在的一种的特征。

《张迁碑》的章法气息不是“印刷体”般的均匀排布,而是在字里行间的疏密处理上,严谨而空灵,欹侧、疏密、开合、顾盼、呼应等等矛盾冲突并存,但同时毫无做作之感,一派天机。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清代的郭尚先评价此碑:

“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

大书法家王世贞评价《张迁碑》道:

“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可见此碑对于后人的影响力之大。

此碑如今藏于泰山岱庙碑廊当中,已经禁止后人在拓,如今存世最好的拓本乃是清拓本。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如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找到了这件清朝的原拓本,字字规整而极为清晰。我们将其采用超高清的宣纸复制技术,还原出跟原拓毫无二致的作品,以极低的价值惠友。

欲购此《张迁碑》整碑原拓,请点击下面惠购:

山东出土的一件汉代隶书,开魏晋风气之先,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隶书《张迁碑》原碑整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