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摄影与诗歌 2020-11-07
立冬,二十四节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羊裘坐冷千山雪

图片:©网络

本期作者:

颜如、青谷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冬十月》
两汉: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包罗宇宙的曹孟德》
赏析:颜如

冬有冬的来意,让人冷峻不禁。下坠的叶,诉说风的无心。需要一场雨,为干枯的灵魂送行。等待一朵花的成形,等待一只鸟的共鸣,等待一只鱼的飞行。---《冬》戈多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北风呼啸不停,天空高远,严霜厚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收农产品的客商住宿。本诗寥寥几句,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繁荣安定的初冬收获场景。

凡是诗词大家,遣词造句都带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李诗奔放潇洒,杜诗沉郁顿挫,而曹操的诗词很特别。他的诗不属于文人骚客的任何类型,是属于英雄志士的慷慨悲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透露出阅尽风浪,洞察万物的慷慨悲凉,同时又饱含开阔辽远、大气磅礴的进取精神。 在众多文人诗词当中,他是非常独特而突出的,余秋雨这样点评:曹操写的是宇宙人生,曹操这个就大多了。

因为诸葛亮的文章是君臣之情,曹操的诗歌是宇宙人生,格局不一样。君臣之情当然要把我们感动,但是曹操写的是宇宙人生,在这个面前就完全不一样了。多数文史学家会把曹植排第一,余秋雨却认为应该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曹植固然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而曹操的诗,则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

这和个人的格局有关系,曹孟德并非纯粹的文人,他是一个从古到今都颇具争议的政治家,写诗不过是顺手为之,然而居上位者,自有一种常人不能企及的气度。如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短歌行》,太祖的《沁园春·雪》。并非文辞不能胜,而是格局上一般人确实难以比肩。一定要做个类比的话,读曹诗的感觉,就像金庸描写独孤求败的那两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气势上也像一把屠龙宝刀:“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文采可以修饰,情怀可装不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这种气概是仅凭勤学苦练和神童天赋都不可能突破的次元壁,对于其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人是无法抵抗的降维打击。曹诗传世不多,构筑的美学视界是很特别的,文风雄健有力,叙事扼要精简,余味不尽,苍凉而不失清丽,大气又独具内蕴,有诗人的浪漫,也有政治家的洞察,不仅仅是诗歌,简直就是宇宙人生的哲学。

从审美角度,个人认为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当为第一。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贺新凉·塞上》
清·丁澎

苦塞霜威冽。
正穷秋,金风万里,宝刀吹折。
古戍黄沙迷断碛,醉卧海天空阔。
况毳幕、又添明月。
榆历历兮云槭槭,只今宵、便老沙场客。
搔首处,鬓如结。  
羊裘坐冷千山雪。
射雕儿、红翎欲堕,马蹄初热。
斜亸紫貂双纤手,搊罢银筝凄绝。
弹不尽、英雄泪血。
莽莽晴天方过雁,漫掀髥、又见冰花裂。
浑河水,助悲咽。

《弹不尽英雄泪血》
赏析:青谷

秋到穷尽处,冬天就跟着来了。谁把宝刀吹折?谁相信是在收获遍地金黄的时节?看上去时代总滚动着向前,而实际上演多少人生溃败!就像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创作,唐朝大盛后,宋以后逐渐消沉下去。到了清朝,看似又大增起来,但盛唐豪迈的气象已不可能重现。因为,这时写边塞诗的作者,已没有了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极少是立功边地的英雄,而大多是充军边塞的囚徒,是文字狱的牺牲者,或是政治倾轧中的失败者。这词中,醉倒在黄沙漫天、广漠边陲,挂在腰际的宝刀都要被冰霜冻裂折断的老者──丁澎,就是一个悲怆例证。

“榆历历兮云槭槭”,有论者以此句暗喻了“桑榆晚景”,说丁澎流徙到塞上,已是50多岁的垂暮老者。回首往事如云烟,叹只今一夜,便使人老矣!但另有记事表明,顺治十四年,丁澎因涉丁酉科场案违例被谪,才35岁。生于浙江余杭的他,天性愉爽,嗜饮酒,有俊才。年少就有《白燕楼诗》流传吴下,当时被“士女争相采摭以书衫袖”。33岁中进士,入官刑部主事,后调礼部,荐升郎中。两年后,却在河南乡试主考中违例被劾,“照新例籍没家产,流徙尚阳堡。”锦绣前路,戛然而止。渡辽海,至塞上,无人烟处“躬自饭牛”。这故事,听上去与文革中忽加罪祸被关进“牛棚”改造的“黑几类”仿若。

或说,他的罪废是自找的,违反规定是咎由自取。在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中,“丁酉狱蔓延几及全国”,人数达一百多人。顺治帝大开杀戒,不但受贿考官和行贿考生立即处死,还株连亲属,父母妻子全遭流放,酿成空前大惨案。次年四月,顺治帝则在太和门亲审其余各要犯,把应处死的25人痛加申斥后,“俱从宽免死,各责四十大板,流徙尚阳堡”。对丁澎的处理,也算有幸受到法外开“恩”。康熙四年放归,43岁。《实录》说:“归后甚贫,游食四方,亦足哀也。”

亦足哀,冰河悲咽!在人人自危的恐惧中,何人何时因何事戴罪,莫须有,也难避于无。到丁澎走完全部人生,他就如一粒冰花冻裂在冬夜。想秦时法家治国,《商君书》就有驭民五术:壹民:统一思想;弱民:国强民弱;疲民:使民疲于奔命,无暇顾他事;辱民:一无自尊;二唆之相互检举揭发;贫民:除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那么,在惊世洪流颠簸个人命运的运转中,血泪满身地,可有真的英雄站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