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 钱(四):老田 / 文: 沙鸥

 醉卧蘭亭tumvn7 2020-11-07
 

借 钱

四、老田

老田是我在北京读本科时的同学加舍友,当时我们都是师范毕业后做了几年中小学老师后考过来的。老田其实不老,我们当年也不过二十三四岁,但是总觉得比校园里那些稚气未退的普教本科生成熟得许多,所以我们宿舍几个都互相在对方的姓前加个“老”字。

老田是河北保定人,据他说,他家离以雁翎队闻名的白洋淀不太远,生产皮包,全国闻名。

老田个子大概有175左右,当时瘦瘦的,爱留短发,眼睛很精神,笑起来很有魅力。

如今想来,老田应该是我迄今遇到过的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智商很高,情商也很高!

  *******

1998年秋天,我们刚入学,老田就跟他的一个老乡出去带欧美来的游客游览北京名胜,算是一个很早就开始加入旅游行业的无证导游。当然,后来很快老田就考了个英文导游证,毕竟我们读书的学校还有一个始终没有被教育部官方认可的很牛逼的名字:“中国旅游学院”,学校的不少毕业生很自然地都选择做一名对外导游,挣钱快。

1999年的春天,老田就已经拥有了一部当时最先进的黑色摩托罗拉手机,价值4800块人民币,惹得不少同学涌进我们宿舍争相欣赏!4800元是个什么概念呢?我记得当时在老家做中学老师,每月工资也不过240元,还常常拖欠。

那个年月,手机还不叫手机,它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大哥大!”记得98年暑假老家一个在县葡萄酒厂做销售员的远房叔叔就买了一部砖头块那么大的大哥大,回村子里的时候带引得老少爷们儿一片啧啧声。

老田的业余导游生涯似乎一直持续到大约2005年,直到他从上海大学法学院毕业。那七八年间,老田在读书考研之余,凭借他的业余导游工作,挣够了读书的学费、生活费,甚至还资助弟弟读书,一直保持着优渥的生活水准。

我是一个很木讷的人,读书就是读书,做导游我真的不知道带着那些金发碧眼的洋鬼子该往哪里观光。所以在北京读书的几年里,我一直不敢尝试出去带团挣生活费和学费,只知道读研究生的时候重操旧业去民办大学或者夜大学里做老师挣讲课费。

所以,很佩服老田!既不耽误读书,又不耽误挣钱,从来不会为了钱发愁!

  *******

2004年7月,我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位于杭州的这所大学做老师。2006年的春天,我放弃了原本可能辞职离开杭州的念头,决定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大学老师,然后老老实实地在杭州生活下去,因为毕竟已经过了30岁,折腾不起了!

于是,我决定尽快买房子,越早越好!当时我所在的大学老校区附近的二手房已经高达6000多元一平米,新校区附近也有差不多4000元一平米。当时我的月工资才不过3000多块。

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方便将来孩子读书,我决定在市区内靠近老校区的附近买一个两居室小套二手房,位置要好。

算来算去最起码要准备8-9万块的首付。当时手里只有差不多6万块钱,无奈,只好想办法跟亲朋好友们借钱。

盘算来盘算去,我首先排除掉了亲戚,前些年母亲出车祸,已经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其次老朋友老同学,真的能够亲密到张开嘴借钱的不超过5个,更不要说买房子这动辄上万的事情。

最后我筛选了三个觉得关系不错大概有能力借出五千元以上的老同学:老田和另外两个十几年前读师范的时候要好的同学。

不好意思打电话,怕人家一口回绝好尴尬,又觉得打电话没有转圜的余地,让人家也不好做决定。于是我字斟句酌地编了一个短信,大意是说我想买房子,还差一部分钱,看老同学能不能帮忙借给至少5000元,并承诺两年之内一定尽快还上。因为我盘算着这三个同学如果能分别赞助5000的话,那么我的首付款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信息发出去之后,心里很忐忑,担心给老同学带来心理负担,更担心人家拒绝,买房的事儿泡汤。很快就分别接到几个同学的电话。

十几年前读师范时的那两个同学分别打电话来,委婉表示说家里刚刚有些事情,也比较紧张。 我赶忙说不要紧的,我只是问问而已,大家都不容易。其中一位老同学提出要帮我去找朋友借5000元,我赶忙制止了,说那倒不必,千万不要了。

当天晚上,已经从上海大学法学院毕业回到北京工作的老田打来电话问我需要多少?我知道这家伙讲义气,如果这样问我,肯定差不多。就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借我1万5千块?

电话那头老田毫不犹豫地说行,你把银行账户发给我,明天就打给你。

放下电话,我长舒了一口气:这下买房子的事儿没问题了!

第二天,老田就打来了1万5千元,我当时五个月的工资收入。

不久,我就看中了学校老校区附近一个位置很方便的二手房,6000一平米,总价大约40多万。付了首付8万多,组合贷款30多万,然后房子就属于我的了!

买了房子之后,我更加拼命代课挣钱了,每个星期几乎每天都要上课五六节,常常累得一回家就瘫倒在床上,只想睡一会儿再吃饭。

第二年的年底,终于攒够了钱还给了老田。

11后的今天,据说我的这套房子现在一平米卖到差不多4万元!每每跟妻子说到房价,我都会想起老田,要不是他当年出手相助,我如今肯定每日带着妻儿老小生活在绝望里!

因为,如今的房价,是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承受得起的!

结语:

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回过头来读一读却不舍得删去那些看上去有些冗余的叙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想留作纪念!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那是我的前半生中最困难的10年。幸运的是,在我窘迫的日子里,我有这么多的兄弟,向我伸出热情的双手!

前些天,留在北京母校工作的研究生同学达宏打电话来,他说:“老哥,如今我们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十万、二十万的咱还是拿得起的。”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遇见这么多温暖的人?”

我想这大概就是上天的缘分吧!

岁月或许会染白了我的双鬓,冲淡了我的记忆,但是却永远也抹不去兄弟们的温暖!

将来我也会留给孩子们或许孩子们的孩子们读一读我那些年经历的风霜雪雨,让他们铭记那些年曾经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们。

回首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句话:

--------------------------“聪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共勉!

2017年8月29日   周二  22:59 

作者简介:沙鸥,男,70后,现供职于杭州某大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