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我们的目标是治痛不是镇痛

 开平颈腰椎修复 2020-11-07

 1974年中国成立了疼痛研究会。同一年,比中国晚几个月,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也成立了,他们跟我们中国是同岁的。

通过对中医深入的研究后,到了1981年,中国正式宣布,治痛!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治疗疼痛以后,不再复发。

但是国际疼痛研究会,集合了全世界最好的基础理论专家,还有全世界临床骨科研究专家,到现在为止,还是照旧镇痛。什么叫镇痛啊,镇痛就是减轻症状,要复发的;什么叫治痛啊,治好以后永远不发的。

那么哪一个适用于病人啊?作为一个病人是希望镇痛呢还是希望治痛呢,是永远不发呢,还是要你今天舒服了明天又要复发呢?所以我们就讲,治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镇痛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凭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点去治疗,西医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个我们赤着脚也赶不上它的。但对慢性病怎么样?特别是治痛方面和根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样?他们根本一无所知,他们到现在还只是处在镇痛的阶段。

而现在,我们利用祖国医学宝库的银质针、推拿、正骨、以及对寒湿、血瘀、肾虚不足的调理等,就可以可以达到治痛而不复发的这个境界。所以,外国人对这个痛的研究,比我们中医、特别我们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差远了。中国从古远到近代,形成大量的治痛的医学理论根基,这是西医怎么也做不到的。

可惜,中医的现代化很大程度将葬送了祖国的医学。你看看现在治疗腰椎间盘的医生,不是叫你吃药就是叫你开刀手术。(参考:当医生建议你手术治疗腰突症的时候,你犹豫了吗?

一、为什么医生乐意选择镇痛而不是治痛?

为什么医生乐意这样做呢?为什么医生也乐意用西医的手法来治理呢?一是这样医院的效益好,二是能满足患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能帮助患者先缓一缓病情;三是几乎绝大多数的医生已没有时间、动力去再深入研究我们祖国的中医理论,就譬如腰突,他哪里还管以前老祖宗留下的望闻问切,哪里还有闲情去详细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腰突的真正来源。

有的患者就问:那中草药就是我们中医的瑰宝呀?为什么中药不能治好腰突症呢?这个问题之前已讲很多了。(药物是否对腰椎间盘突出有用?;)(你还在迷恋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但腰椎间盘突出比较特殊,这病靠药物来治疗作用不大:

1、虽然药物能缓解腰椎周边组织的炎症和水肿来缓解了疼痛,但腰椎内没有毛细血管,药物渗透不过去,也就是说,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的药物都对腰突症无效。

2、其次,大多数的药物含有激素、止痛、麻醉、封闭等成分,更多的是西药的成分,这导致让患者上瘾,坑害患者。

3、另外腰突患者中,部分是来自于肝肾亏损和寒湿,几乎绝大多数的药物又具有肝肾毒性,这前期短暂的镇痛之后,留下了加速腰突复发的祸根。

二、为什么患者需求镇痛

还有我们的患者,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被那些“神药”蒙的天旋地转,一听说什么药管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买来镇痛了再说。

医生的急功近利和患者的疼痛难忍,于是“镇痛”就成为治疗腰突症的主流。

三、腰突患者在历经镇痛的反复折磨后,是该反省了

1981年我们中国已经正式宣布要治痛而不是镇痛,为什么到了今天还是原地踏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国人深思的问题。

如果你选择镇痛,那么你大可以继续选择你之前的方法,但是,你依然面临着两个风险:

1、原来的腰椎间盘指不定会很快复发,几天、几个月、也许运气好的是一年,两年才复发。

2、之前没有问题的腰椎间盘,说不定也向你那个已经突出了的椎间盘“学习”,加入到劳损、膨出、突出的“队伍”当中。

是时候该思考治痛而不是镇痛了,是时候从源头上来治疗了,是时候该固本正源了。腰突症要真正实现治痛,必须符合“通则不痛”的中医原则,这就要让通往腰椎的膀胱经和胆经这两条经络保持长久畅通。怎样才能实现呢?

1、复原腰椎,让腰椎骨关节不再错位。

这个道理就好比,只有道路平坦了,车辆才能畅通,如果这条道坑坑洼洼,甚至变形了,车辆还畅通吗?

2、把下一步可能导致经络瘀阻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这一刻把道路疏通畅顺了,不等于绝对保证下一步不会重新堵塞。譬如风沙、雪、或者山泥崩塌等又有可能重新塞堵,又或者没有后勤人员供给去清理,那道路慢慢填满垃圾也会不畅通。

经络的畅通也是这个道理,这一刻你畅通了,疼痛虽然缓解了,但不代表下一刻你的经络依然畅通。所以,我们要把瘀阻的源头解决了,才能让经络和气血畅通,才能实现真正的治痛,而不是镇痛。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把经络瘀阻的源头解决,这个才是腰突症永不复发的关键。

相信大家看了我们之前公众号的文章就知道了,这个源头就是血瘀阻塞、寒湿阻滞和肝肾亏损腰椎供血不足。

所以,我们才将腰突的类型分为血瘀型、寒湿型和肾虚型。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复!如果你觉得云朵的原创文章能帮助到你,那么请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谢谢!

感谢你关注公众号:(点击文章上方“腰突症标本兼治”蓝字可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