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们会接受和传播“小道消息”?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11-07

小道消息也称坊间信息,是指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心理学家对影响小道消息传播的条件和动因研究表明,当人们对重要情境信息的了解非常迫切时、情境模棱两可时会提高自己的信息需要程度;当人们急于知道某一事件的发展态势,却又难以从正式的渠道得到信息、急于求证时,更容易受到小道消息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当人们缺乏安全感时,极容易接受和传播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的“刷流量”,反衬的是大道消息不应有的空缺、滞后。根据传播学的规律,人们常常不是因为真相本身而恐慌,而是急于知道真相但大道消息没有及时提供才更感到恐慌。

因此,对管理者来说,预防与化解小道消息的不利影响,首先从思想上必须转变,要提高现代社会的治理能力,面对网络和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更要相信群众。

另外,完全杜绝小道消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网络小道消息。况且,有时它也是大道消息的补充。

当然,疫情防控期间,小道消息过多,负面影响很大。所以要尽可能降低负面小道消息及其不利影响。因此,涉及到具体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信任。建立信任是杜绝小道消息不利影响的根源。有了对官方信息的信任,谁还愿意去发布、传播小道消息?信任,需要官方消息的专业和可靠。而可靠,需要公正和客观。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这是建立、维护信任的根本。这里的信任,包含了相互信任。这样,才能形成相互信任的良性循环。

公开。依法应当公开的,就坚决公开。公开解释那些让人觉得不一致的决策和行为,公开解释那些人们迫切想知道又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东西。公开讨论事情最差可能的结果, 这肯定比让公众去猜测所引起的焦虑程度更低。

客观。对于现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应对,既要强调其积极一面,也要合理指出其不利的一面。不要报喜不报忧。如果不得不回答某些问题,一定要进行双面阐述:如何争取最好的结果?其困难是什么?其不利影响是什么?最差的结果是什么?怎么防范?可以不说,但一定不能说假话。

及时。及时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及时就要避免滞后,有些事情,一旦不能及时,就会引起相当大的麻烦,需要花更多的成本来解决。

忽略。有些消息,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其危害程度又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管,等有十足把握时再来处理。

根据心理学的规律,人们亲眼见到的未必是事实,它受到经验、立场、情绪等的影响,而且人们往往是情绪化、社会性动物。人们的耳朵和眼睛也会骗自己,这时应该用理性和逻辑来把关。

所以,小道消息的任性,也在相当程度上映射了人们在情绪影响下理性和逻辑分析的缺失。

对公众个体来说,要提高自己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要被自己原先的立场所局限,先找客观事实,再进行逻辑推理。不要被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缺乏事实根据的消息所影响,不要被道德绑架,远离那些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不要被标题党、新奇刺激性语言所影响。因为小道消息的发布者深谙传播学的一般规律。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