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相信小道消息

 西北贾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小道消息,泛指非经过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但实际上芸芸众生乐此不疲,传播极快,影响很大。

       我们生存的空间里各类消息是连绵不断的,如烟似海,把我们包围和淹没,普通人面对这样的信息洪流,很容易产生茫然感,到底哪一条是真的,哪一条是假的。理智的试想一下,小道消息为真的可能性有多大?应该不是很大。内幕消息有那么容易获得吗?如果很容易获得怎么能被称为内幕,那就应该叫公开信息了。

       消息不为众人所知必然有其不可公开的理由。但是选择相信小道消息的人是那么多,多到你怀疑人生。原因就是人们总是会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消息,而不同版本,不同途径的小道消息恰恰满足了这一点,信息量如此之大,总有适合你、满足你口味的几款。你相信了它,自然就会去传播它。

       小道消息的传播渠道看似隐秘,实则公开,但就是给人一种没几个人知道的感觉,让你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一种智珠在握的错觉,以及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的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消除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因而失去理性。为了彰显自己的过人非凡之处,大部分人选择了二次、三次传播,甚至为了博取更多人的羡慕眼神添油加醋进行二次加工。

      从第一个小道消息开始,每一个传播者都可能会发现一点漏洞,无法解释通,为了增加可信度,再次传播的时候适当夹带一点私货,将窟窿堵上一些,多次加工及传播之后,内容将变的越来越丰满充实,越来越劲爆,更加接近“真相”了,进而增强了传播的欲望,也增加了可信度。传播链条上的每个人最终都成为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加工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传播的小道消息被别人指出荒谬之处,为了自己可怜的尊严,第一感觉肯定不是从善如流,而是进行义正言辞的反驳,维护小道消息的准确性,开启深度揭秘模式。

       世界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一旦选择相信小道消息,在证据面前,咬牙不承认的大有人在,而选择了不相信,对有所质疑的内容也不会去求证,即使只需要简单搜索,直接就选择了忽视。人们其实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谁也无法免俗,即使小道消息是反智的,比如方不圆疫情期间发的殡仪馆满地手机照片,回头看看,多么可笑和弱智的一件事,可当年多少人选择了相信哪。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选择了相信,他就会下意识的去寻找让自己相信的支点,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会自行架设一个,从而推导出一个“事实或者真相”;如果你选择了不信,你也会有意识的寻找他的破绽,有人解决一个,你就在寻找下一个,反正要找到一个不相信的理由。

     当我们听到一个小道消息的时候,要多打几个问号,比如传播消息的人是否可靠?消息是否有看得见的证据支撑?消息是否完整看?消息是否掺杂着臆造或者假设?凡此种种,十之八九的小道消息是经不过如此严格的考验的,有助于我们明辨是非。

      其实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愿意相信的人,另一种是不愿意去相信的人。无它,人无非是要学会冷静而已,稍微有点耐心。尽管小道消息也有一定比例是真实的,但仍然应该坚决摒弃这种习惯。因为当一个人的思维产生惯性依赖的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