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用户这一边,就是最好的产品方法论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20-11-07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393篇原创

1

网红品牌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你说网红品牌的产品一定好吗,质量上可能很普通;

但网红品牌一定差吗,无论是靠营销还是靠产品,既然能够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被你看见,不是所有品牌都如吹嘘的一般好,那说明这个品牌必然有过人之处。

哪怕是营销做得好,品牌形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个人好恶是一回事,人家有没有做出成绩,这是另一回事。

一个品牌,大家有夸有贬,这些都是消费者的自由,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产品如果真的拉胯,从网红到网糊也就是一夜之间。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不管你解决的是实用需求,还是装X需求,还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只要用户肯为你花钱,那就说明你是有价值的。

做了什么不重要,它怎么做到的,这才重要。

只要知道怎么做到的,那就代表有方法论,就代表可以复刻。

最近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和天猫超级新秀联合,做了一个新品牌访谈,叫《宝藏新品牌CEO100》,采访了一些网红品牌的CEO,访谈的重点,就是他们做产品的方法论。

为什么这些品牌能持续创造出爆款商品,必然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行业有自己的洞察。

比如奶糖派,这是一个专做大杯文胸的牌子,访谈里面出现了至少三个洞察。

第一,大胸女性确实很难买到合适的内衣,这是真实的用户需求,不是讲给投资人听的故事;

第二,确实有足够的市场去支撑想象力,行业确实需要一个新品牌来填充生态位,这个细分市场有钱赚;

第三,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差异化的外观和功能可以成为品牌的壁垒,先发者占据的心智,没那么容易被击中。

再比如拉面说,他们的CEO主要就强调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洞察,一个是产品细节,但产品细节本质上还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用户过的不好,我用产品让他们过的好一点,能在被社会毒打的时候找到一点温暖,那用户就愿意回报我。

这些洞察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级的逻辑。

如果把什么值得买作为一个产品来理解,同样适用于这样的方法论。

它能活下来,活这么多年,并且活得越来越好,是因为有洞察,并且把这个洞察牢牢抓住了。

它洞察到了什么,又抓住了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2

在电商江湖中,什么值得买有点像旧式武侠小说里的百晓生,江湖地位不一定高,但很超然。

作为一个消费内容社区,它不直接卖货,不属于任何电商平台,但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方面,这是平台的属性决定的,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内容聚集地,在电商领域影响力极大,社区风向甚至具备一定的裁判性质。

另一方面,这个平台的用户氛围非常独特。

我自己就是什么值得买的多年玩家,玩下来最大的体会就是,上面的人基本都很务实,不装。

你是什么大V,网红?对不起,什么值得买没有大V,只有活跃爆料者。

用户是跟着货走的,不是跟着人走的,没有谁是谁的粉丝。

有好物我就来,给你点一个“值”,确实优质的爆料我还会给你打赏,但是不存在偶像光环,你的爆料不划算,我不骂你,但我可以在评论区阴阳怪气。

大家在这上边不用端着,也没有人可以掌控我说什么,东西好不好我就是要一家之言,就是要讲我自己的看法。

我就很喜欢在上面吐槽一些我自己真的买过的产品,也会在上面炫耀我买到的那些极致性价比的东西。

即使最开始我只是来看看商品推荐的,但是当我发现低价好物的时候我也会下意识写一个帖子,因为成本真的很低,如果火了还能赚点钱。

分享和炫耀是人类的天性。

某种意义上,什么值得买永远不会缺内容生产者,因为本质上大家不是在做内容生产,只是在写购物评价。

而现在这个购物评价还能拿钱,虽然不多,但胜在源源不断。

当一个用户玩多了什么值得买,他会发现自己在圈子里变成了资深买家,甚至是意见领袖一样的存在。

人人都是KOC,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在他们的私域社交圈中百倍扩散。

所以任何一个平台和品牌,只要还想在互联网上做商业,就不可能忽视什么值得买。

3

什么值得买的用户,共同特点是消费频次高,热爱钻研。

有实践有精力,就会去研究产品。

在我看来,什么值得买的用户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懂产品的一批人。

上面的很多帖子,都对产品逻辑有非常深刻的见解,直达问题本质。

即使是相对来说没那么硬核的生活家频道,里面的测评可能在深度上一般般,但在广度上绝对做到了极致。

喜欢玩什么值得买,热衷于性价比好物的人,不一定没钱,甚至很多都非常有钱。

因为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有趣。

我逛什么值得买,甚至是一种玩游戏的心态。

就和探宝一样,看到别人在上面写的比较有趣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我没用过,价格也不贵,我会直接领券下单一气呵成,买下来看看到底怎么样。

而且很多东西是真的便宜。就算你不信爆料人的使用体验,你总要信性价比。

专卖店4折左右的香水,商超5折左右的日用品,而且很多都是旗舰店的正品正装。

一些引流款甚至可以低到1折,一块九的手机壳,四块钱的防风手套,这些东西都没法吃亏。

质量不好那是正常的,质量好不就赚了。

玩什么值得买,玩的就是一个游戏性。

而且这些东西其实不一定质量不好,因为很多商品的成本真的极低。

如果走量,四通一达发全国在浙江可以压到1块多,都生产成本一块钱左右顶天,卖你三块九我还能赚一点,就算不赚,我也冲个单量。

还有很多非常朋克的商品推荐,上面是100元以下的洋酒,建议纯盐冰镇直接饮用风味最佳,下面马上接399元的冲击钻,还拿过全美工业设计大奖。

根本不和你讲X格,有且只有极致的价格。


而且当你习惯了什么值得买的时候,你的消费反而会更理性。

当你发现买东西是一门学问的时候,你会觉得买贵了显得很蠢。

不是有没有钱,而是买贵了蠢。

因为给营销支付溢价是一件非常没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事情。

能看清溢价的虚伪,然后用什么值得买上面领的优惠券战胜它,才真的需要技术含量。

一步步跌穿的底价和专业的评价,会打破你对很多商品的认知,你会更客观地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同样的需求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能够满足。

你以为溢价没有上限,什么值得买会告诉你降价没有下限。

双十一剁手,买东西之前先在什么值得买上面看一看,至少你可以知道买什么绝对不会亏。

凑单凑不明白,那就直接抄作业。

从这个角度讲,什么值得买才是钱包的守护神。

4

什么值得买还有一个特点,不站队。

如果一定要站队,那就是和用户站一起。

不站队,才有独立性,才可以让用户相信我是客观的。

不管你多有影响力,是多大的平台,我都不care。

我可以和你有限度的合作,但你不能影响我的内容调性。

平台之间要打架?打,接着打,打出真火来了,消费者才受益。

用户不关心谁输谁赢,在什么值得买上面没有平台粉,只有消费者。

而且正因为不站队,所以任何商家和平台都无法控评。

我要吐槽你的东西货丑价高品控差,就是往死里吐槽。

要推荐你的跑鞋今日全网最低价,你不让我说都不行。

我可以夸你,也可以骂你,还可以反复横跳,夸一句骂两句。

在这里不会因为我写了差评就被店家追着打电话,也不会因为我推荐什么产品就一堆人说我是托。

大家都不傻,看得出来你是不是真实体验,什么值得买的用户都极其理性。

能在什么值得买上面站稳脚跟,不被扒掉大裤衩的品牌,肯定能在电商平台上面大卖。

很简单,前者是地狱难度,你的东西一定要是真的好,不然这个帖子分分钟会被淹没。

其他平台用嘴投票,什么值得买是用消费行为投票,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你的推荐去买货,买完发现有问题当场就来撕你了。

你说得再天花乱坠,只要不是真便宜,你是骗不到吃瓜群众的。

因为什么值得买上面压根就没有吃瓜群众。

人人都是当事人,都要为自己的钱包负责。

5

如果说什么值得买洞察了什么,那它洞察的就是用户。

它的一切产品逻辑,本质上都是用户逻辑。 

因为它的基本盘就是用户。

正因为什么值得买有大量有消费力和影响力的用户,而且这些用户信任什么值得买,所以它才有价值

它很明确地知道,平台对它的看重,看重的其实是它背后的用户。

这也是什么值得买最厉害的地方,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利益,我都会永远守护我的基本盘。

不是因为我正义,而是因为这就是我的利益。

而且这比正义更靠谱,因为动机是透明的,用户能理解,并且真的信。

说到这里,问题的终极答案其实也就出来了:

我为什么永远会站在用户这一边?

因为我洞察到了一件事:

你的利益,也是我的利益。

所以维护你,就是我的正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