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报告(2020)》发布 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wujinlan吴金兰 2020-11-07
合肥晚报讯 在9月12日举行的世界制造业大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报告(2020)》。同时,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专家们将为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扬皖所长”贡献更多智慧。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产业基础上各有特色和优势。”在发布报告时,中国经济信息社首席分析师李倩倩表示,去年以来,三省一市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安徽后发优势逐步凸显,具有创新强劲活跃、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原创科技和新型产业培育方面的后发效益正在显现。
李倩倩介绍,当前,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正在持续优化,以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长三角产业地图已基本完成,重点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链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苏皖合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合肥上海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先行先试,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协同的“试验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源”。
产业布局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地方性政策不一致现象较为突出;跨省市利益共享机制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能级尚待提升;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作用发挥不足;科技资源创新协调还有短板……报告也分析了目前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长三角制造业需要充分把握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以协同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产业协同、资本协同、设计协同、科创要素协同,系统打造制造业生态协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李倩倩建议,安徽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产业分工、配置要素资源、增强发展动力、优化营商环境。从“加快融入”转向“积极推动”,深度参与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协作,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
如今,全球制造业的比拼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制造”升级为“产业生态构建”的竞争。《报告》提出,安徽在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中,要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布局突破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引领制造业模式升级,扬皖所长、展现更大“安徽作为”。
新成立的安徽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一共由32人组成,云集了国内区域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此次成为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副主任。王振表示:“以后会多来安徽,为上海和安徽的合作多出好点子,多发声。”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来源:合肥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