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永远不要等(20.11.04)

 昵称815848 2020-11-08

单位人员调整,加之下半年很多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很多部门工作量很大,长期处于加班加点状态。

经常看到工作群里,很晚还在研究部署工作。

前几天,与一位同志交流完工作后聊了一会儿。

本来想处理处理手头急事,沉下心来,把部门工作认真研究一下,形成体系,明确分工,理顺流程,建章立制,从机制体制上保证整个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高质高效。没想到,这件事儿没干完,又来了新事儿,天天疲于奔命,实在是腾不出手来按当初的工作设想来推进。

那位同事诉说道。

以前交流过如何推进工作的问题,很赞同他靠制度管人干事的思路。

几个月来,对他像陀螺一样的状态也一直看在眼里,很替他着急。

很想提醒他,这种状态,恐怕是一种常态。

看他疲惫不堪的样子,还是忍住了。

过几天再说。

这方面,有过很多切身体会。

有些需要当天干的事儿,或者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就暂且放下,准备第二天再干。

今天没时间、没心情,明天、后天同样会没时间、没心情。

果不其然,第二天往往有更多的事儿。

人可以计划每天干那些事儿。

但总有很多意料之外又必须干的事儿,在等着你,把定好的计划冲的七零八落。

包括个人读书学习,包括与家人旅游出行,包括陪孩子成长这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总会遇上些时间、金钱的困惑。

大多数人的处理方式,就是等等再说,等有钱有些再说。

最后,没等来有钱有闲,等来的是自己干不动干不了了,或者没有干的意义了。

很多遗憾。

必须干、值得干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干,提前干。

永远不会时间非常宽松,永远不会条件非常充分。

没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时间挤时间。

统筹兼顾,忙里偷闲,抓紧往前赶,千万不能拖。

今天的事儿能拖到明天,就能拖到后天,结果就是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特别是到了一定年纪,很多事想起来,不马上处理,转头就忘。

虽然不一定是大事,忘了也未必有多严重后果,总是有点可惜。

最大限度的立说立行。

永远不要等,凡事往前赶,争取主动。

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记于2020年11月4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