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M睡眠与皮质酮调节、细胞凋亡途径和慢性应激行为的独特关联

 赵东华 2020-11-08

REM睡眠与皮质酮调节、细胞凋亡途径和慢性应激行为的独特关联

巴拉八啦大财经关注
2020-06-13 14:03

又到了周末了,估计很多人都准备明后天要放肆一把:一觉睡到自然醒。因为实在是太缺觉了。现如今,睡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是奢侈品。

据《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50后最快入睡,60最爱午休,70后最爱睡前看书,80后最爱失眠,90后睡得最晚,00后赖床最久。

众所周知,压力会让人失眠,失眠会导致情绪暴躁,但这一过程期间,大脑发生了什么?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日常轻度压力导致的第一个也是最独特的后果是快速眼动(REM)睡眠增加。该研究还表明,REM睡眠的增加与细胞凋亡和存活相关的基因有关。

REM睡眠也叫异相睡眠,我们大部分的梦境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它参与情绪调节和记忆巩固。REM睡眠障碍在情绪障碍中很常见,例如抑郁症。然而,科学家关于睡眠变化与大脑分子变化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多导睡眠图(持续30秒)的截屏,它代表了REM睡眠。红框中的是脑电波,红色的线标记的是眼动。图片来源: MrSandman/ Wikipedia

在这项由英国萨里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与美国礼来公司合作进行为期9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小鼠间歇地接触各种应激源,比如捕食者的气味。结果发现,暴露在轻度压力下的小鼠出现了抑郁症状,它们表现为减少自理活动、参与愉悦活动(比如吃美味的食物)的意愿降低,而且对以前没见过的同类的“社交”能力与兴趣也降低了。

图片来源:PNAS

通过监测它们的睡眠模式,研究人员发现REM睡眠的持续时间和连续性增加,以及REM睡眠特定的脑电波震荡特征,而“深度”睡眠,或非REM睡眠则没有变化。

REM睡眠的变化与应激激素皮质酮的调节缺乏密切相关。轻度压力也会导致大脑中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理解压力、应激激素、REM睡眠以及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识别出能够预测睡眠、行为和激素特征的基因组。表明REM睡眠、应激激素的调节和抑郁的行为特征与参与大脑(主要是在海马体)细胞凋亡和存活的分子途径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PNAS

这些数据表明,REM睡眠增加会激活大脑中的信号途径,使其在应对轻度压力的清醒体验时发生变化。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是如何导致情绪紊乱的,以及睡眠变化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第一作者Mathieu Nollet博士说:“行为变化的综合分析与睡眠和基因表达的分析相结合,强有力地阐明了REM睡眠在大脑应对压力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通讯作者、睡眠与昼夜节律研究员Raphaelle Winsky-Sommerer博士说:“面对轻度压力时产生的行为和睡眠变化与我们在抑郁症中观察到的现象非常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在小鼠身上观察到的分子变化可能与人类应对压力和情绪紊乱时的反应有关。”

萨里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负责人Derk-Jan Dijk教授说:“我们再次发现,睡眠是大脑在清醒状态下应对挑战做出反应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早期标志。现在重要的是要了解睡眠是如何帮助人们从压力中恢复过来的。”

参考文献:

https://www./content/116/7/27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