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特别爱表现,家长觉得丢脸?跟情商高低也有关系

 IF枕边育儿 2020-11-08

回家路上我被前面一对母子的对话吸引,儿子大概5、6岁的样子,妈妈侧着脸说话的样子,可能看出来很不高兴。妈妈:“岩岩,你怎么那么爱表现啊?今天是你们同学乐乐的生日,应该让人家多表现,你非得上去凑什么热闹?”


孩子在旁边没有说话,妈妈接着又说:“好多次你都是这样,不表现自己是不是很难受啊?以前不是跟你说要低调一点吗?你这样人来疯的性格,谁会喜欢啊?”

儿子这个时候反驳到到:“妈妈,我们老师说要勇于表现自己。你不是应该夸我勇敢吗?

妈妈:“那你要不问问老师你太爱表现了怎么办”?

听到妈妈这样说,孩子气呼呼地跑了。

孩子表现欲过强原因

关于孩子喜欢表现这件事情,家长应该先分析孩子为什么喜欢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反应快,比较喜欢表现自己和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还有一种属于“人来疯”现象。

首先,反应能力快的孩子,比较喜欢表现自己

这类型的孩子,他们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比同龄人强,所以多数内心比较自信,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一种活跃的气质。当其他小朋友被提问说不出答案时,这类小朋友会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在结束之后机灵地看着提问者,等待你的夸奖。

其次,内心渴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孩子。

这类型的孩子通常内心比较缺乏自信,当他们某一次的表现得到别人肯定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信。为了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延续这样的心情,他们会不断地通过表现自己获得肯定。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家长就需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真实的内心想法。

最后,是“人来疯”的孩子。

这类型的孩子,平时多半比较安静、比较听话,一旦家里来人或者带他去一些公众的场合,他就会像坏了开关的水龙头。这样的孩子通常会让家长比较尴尬,怎么都“控制不住”。而家长因为生气,对孩子言语或者行为上进行约束,结果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下一次他们会表现的更为活跃。

所以,关于孩子表现欲强这个问题,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行为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做到很好的引导,将这种表现欲用到适合的地方。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表现欲?

1、 肯定孩子的表现欲,引导孩子正确表现自己

对于一些天生活泼好动,擅长社交,爱表现的孩子来说,表现欲强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当然家长的担忧是他们会涉及到一些不合适的场合,比如像上面小男孩的妈妈认为孩子的过强表现欲抢了别人的风头。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的场合不适合表现自己。

“岩岩,因为今天是你的同学乐乐的生日,是属于他特别的日子,我们应该给他更多机会展现。你今天这样表现自己,会让他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变得不开心哦!如果你的生日,别人这样做,你一定也会不开心吧?”

用这样方式引导,让孩子换位思考自己为什么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表现自己。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该在什么样的时候,表现自己的才华。有家长会说,孩子情商不高吧,才这样爱表现的?

其实,两者也有一定关系,但非绝对。如果你觉得孩子缺少同理心,情商有待培养。那可以看看这本书《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家长允许孩子释放情绪,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他慢慢也会学会,用别人的视角看待问题。适合父母阅读,更适合亲子共读!

2、 根据孩子的表现欲,为其报一些表演班

有的孩子表现欲强在语言方面,有的孩子表现欲强在肢体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为他报专业的兴趣班。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的表现欲,得到好的发挥,也可以让他拥有更专业的舞台展现自己。

妹妹4岁多的时候,我发现她特别喜欢用肢体展现自己。只要一听到音乐,她就会无所顾忌地扭动起来。后来为她报了舞蹈班,接触的舞种多了,发现她特别喜欢并适合拉丁。

现在越练越专业,神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时的练习,她变得很少表现自己,但只要上了舞台,她就“闪闪发光”。

3、 故意夸张表现自己,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儿子在4、5岁的时候,表现出了一种很强烈的表现欲。只要身边的小朋友被夸了,他就特别夸张的表现自己,得到夸奖就会沾沾自喜,没有被夸奖就会很失落。其实,我明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再加上男孩子特有的争强好胜心理。所以,才有了各种夸张的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和儿子进行过几次交流。肯定了他的表现,但同时也告诉他不需要学习别人,你本来就很棒。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并正确的认识自己,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一味地夸赞,会导致孩子产生虚荣、攀比的心理。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其实爸爸妈妈们不需要因为孩子的过度的表现欲感到尴尬,只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把这种表现欲变成孩子的特长,会让孩子的未来有不一样的发展。

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