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世上最多的就是“既不懂得,也不慈悲”的人

 老方说 2020-11-08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知道很多人的签名都是这八个字,但真正懂得这八个字的人并不多。

其实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因为你懂得别人是为什么,所以你能够慈悲为怀。但我们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既不懂得,也不慈悲”的人。

知道却做不到,那就是“听过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等于是根本不懂。

诸位,你可知道什么是慈悲?

慈悲一般用于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身上,佛要拯救众人于苦海,这就是慈悲。慈是安乐众生,悲是悲天悯人。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你是什么人,敢说自己“慈悲”?

慈悲的内涵是智慧,因为有智慧,你才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真正懂得对方的苦处。

实际上,我在今年之前,对于“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理解也是相当肤浅的,每次想到这句话,都会想起当年那个女网友的签名,根本没有体会到它是什么。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所谓懂得,既是理解别人,也是理解自己。一个对自己都不理解的人,又如何能够去理解别人呢?

每个人都有一团欲望,谁的身上还没有几分“贪嗔痴”呢,我们都犯过错误,做过傻事,这些经历和记忆往往会追杀我们很久。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不直面自己,那你永远放不过自己,人都是困在自己的想法里,被自己所折磨的。

放下过去,放过自己,这才是慈悲。

而因为你自己“从泥坑里爬起来”过,你才能由己度人,去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

对自己慈悲很难,对别人慈悲更难。

楼下的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下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他虽然说是吵闹,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悲悯的情怀。

人性都是自私,照顾好自己都已经很难了,谁还有余力去关心别人呢?

事实上,宽于律己,严于律人。我们对于别人从来都是挑剔的,苛刻的,别人的分量很轻,自己却恨不得成为整个世界。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不利他就不能利己,没有人是孤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无论是自我的人生修养还是事业成就,我们的进步都需要别人的参与。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所谓留有余地,这就是一种慈悲。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学会去放彼此一条生路。

在生活上,我们要为家人、朋友、陌生人考虑,理解他们的难处和苦衷,明白他们现在的境况,体谅他们的局限,尽量成人之美。

在感情上,要学会关心对方,懂得让步和包容;在工作中,要理解别人的所欲所求,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尽可能去帮助别人,成就别人。

要知道,不管生活还是感情和工作,“懂得”是一个关键的素质,从某种意义说,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比拼的都是理解力——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和这个世界。

懂得是慈悲的前提,其实,“懂得”之后,很多人没有走向“慈悲”,他们反而是去损害别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割韭菜了。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人啊,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全看自己的选择。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就不能讲什么慈悲了,不然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时候我们应该是“金刚怒目,降妖伏魔”。

最后,理解万岁,慈悲永恒。善哉,善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