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的6位师长,1955年授衔,5人是元帅,只有他一人是上将

 雨吻花开 2020-11-09

导读: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战。

按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在陕北的红军全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后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但“八路军”的简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

改编后的八路军一共有三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各设一名师长,一名副师长,所以三个师加起来共有6位师长。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6位师长领导八路军和解放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在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中,其中有5人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分别是:115师师长林总,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老总;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只有120师的副师长萧克一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1907年,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萧家在当地是有名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祖父都是读书人,所以从很小开始萧克就开始读书、识字。1923年,16岁的萧克考入县城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萧克前往广州,考入了中央军事学校,毕业后进入军队,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战争中,萧克能文能武,很受上级赏识,1927年被调去叶挺部担任连部指导员,并在不久后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加入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萧克带领部队与主席汇合,一起上了井冈山。在红军时期,萧克成长非常迅速,历任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等职,特别是在反围剿战争中,他不仅作战勇敢,还创建一系列部队训练、教育、学习的体系,在军队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大提升了红军的战斗力,多次受到中央奖励。

1934年,红军在反围剿战斗中受损,不得已开始战略转移。在出发前,中央特意任命萧克为红6军团军团长,在王震、李达等人的协助下,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部队,开辟战略转移的路线,拉开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

在萧克的带领下,红6军团征战两个多月,行程数千公里,打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最终与贺老总领导的红2军团汇合,成立了红二六军团。长征结束后,红二方面军成立,萧克担任副总指挥。(王树声,红军时期也曾担任方面军副总指挥,1955年授大将军衔。)

抗战爆发后,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120师,作为副总指挥的萧克顺理成章出任副师长一职,与贺老总一起带领部队开往山西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晋西北,萧克带领部队开辟了抗日根据地,120师的人数也从不足一万迅速增长至两万多。

抗战后期,萧克开始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协助聂荣臻,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战斗。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军区改编为两大野战军,聂荣臻负责第一野战军,萧克则负责第二野战军,但不久后解放战争爆发,晋察冀军区再次成立,萧克担任副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开国大将)。

一直到解放战争初期,以萧克的资历和战功,授元帅虽有不足,但大将应绰绰有余。

可从解放战争后期开始,萧克就离开了一线部队,开始负责组建地方军校。虽然后来曾短暂担任过四野参谋长,但相比其他大将职务已经有所降低。新中国成立后,萧克也一直从事军队组织、训练方面的工作,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役,这是他资历上的一大短板。

到了1952年,解放军进行干部评级,萧克被评定为正兵团级,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正兵团级基本对应的就是上将军衔。不过军队历来讲究资历,萧克作为红军时期的老革命,担任过红6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上将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中央首长对此也有考虑,萧克做上将第一人,就跟粟裕做大将第一人一样,下面的人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例如当年授衔仪式后,许世友对自己授上将颇有微词,可听说萧克也只是上将后,瞬间哑口无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