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学雷锋:公心为学品自高

 我的书海601 2020-11-09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51周年,也是年一年一度的学雷锋主题活动日,在当日前后,有关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与革命传统道德的解读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理论解读的重要性和氛围营造的必要性自不待言,以雷锋、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一代共和国英模也需要通过学术话语能更加深入人心。值得探究的是,学术界如何踏踏实实从自身做起学雷锋?

  学界雷锋:老而弥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最无懈可击的答案是“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地学”,耕耘好学科内的一亩三分地,拿几个课题、上几个项目、参加几次“国际”大头的研讨会、上几次报纸头版、电视屏幕,替所在学院学校学科乃至于中国学术争光争气,赓续文脉,自然是无可指摘的雷锋精神在学术领域的具体化表现。当然,也不乏有些学者借助于全媒体时代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借用的话语渠道,将普通群众难以言尽的情绪和愿望用高精尖语言表述出来,将民生疾苦和社会隐忧反馈出来,这也是对最大多数人来说,可感可亲的“为人民做学问”从而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

  被国外媒体誉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考古是集体劳动,写报道不能拔高个人,即便在记者论及其担任多年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任上所做的组织学术著作编辑工作的成绩,也一定要加上更多人的名字,后来鉴于文章体裁等各种客观因素,依然坚持要在“袁仲一”后面加上“等”字,以示“事儿不是我一个人干的”。这是名副其实的无私忘我的螺丝钉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86岁高龄的涂光楠先生,不惜殚精竭虑细致入微地为本报纠错,纠正“笔误”,指出文稿尚可完善之处,对“70后”、“80后”的记者在电邮中以“您”相称,其情其志,令记者感佩,这也算待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如春天般温暖的雷锋精神的表现吧?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范文六十年代初自京城奔赴苍凉之地宁夏川,五十多年甘心寂寞、孤灯困守,从释读西夏文字开始,矢志于西夏学研究,浩浩巨著问世的同时,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提携后学无数,义举远及海外,不悔不馁不卑不折,实可谓苦干实干历久弥坚的钉子精神的典范。

  如同公方彬教授那样,不仅研究雷锋精神,而且模范学雷锋几十年如一日只说好话做好事,真的不易,但也不乏其人。国内学术界默默无闻拿出工资、稿费、讲课费捐资助学者更是不胜枚举,有些还常年隐姓埋名,可谓知行合一的谦谦君子、学为世范的道德楷模。据称,在新闻实践中,一些媒体人不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形,某些学术单位给灾区捐款,动辄数百元毫不疼惜的,一定是退休老教授。

  精神传承:为学日易 为道日损?

  正如众多学者所指出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深入血脉里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中的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与西方的对弱者的不可遏制的同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为重要的是,学雷锋意味着要想“雷锋叔叔”、“白求恩伯伯”、“张思德大大”一样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学者,首先在姿态上不会脱离大众,在趣味上不会唯洋是从,在品格上不会言行不一。

  学术界关于包括雷锋精神在内,各种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中形成的伟大光荣的精神养分的解读文章难以计数,作为成果统计,相当可观。但也有青年学者不无忧虑地表示,按照文以载道、言为心声的朴素标准,如何有效衡量有关文章的含金量呢?如同某些新儒家人士,一面引经据典地讲述撰述往圣先贤的高头讲章,一面在私人行止上不小心就露出了色财两旺的破腚,如同个别刚刚还在学术研讨会上传播“正能量”的学界闻人,一到了会场下、饭桌上就成了“负能量”的鼓吹者,这种案例似乎不能说绝无仅有。另外,与前述退休教授们的慷慨解囊相比,在某些场合,倒是在职的人们,在捐款额度上,等着领导带头“定标准”,然后按照单位行政级别或教授、副教授、讲师类别,次第降低。这样“学雷锋”,恐怕就有些变味了。而钟代胜坚持“丹凤一日不脱贫,我一日不回京”,将学问做在贫困地区山山水水之间,已让人们切实看到雷锋精神在学界,并非仅仅理论上惟妙惟肖,而是实践中有血有汗。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学者,所做为真学问、其人可谓真才子。(本网记者 张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