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讲堂】何为养生?

 小狐狸06bj8q68 2020-11-09
原创 玄微子 典则读书 9月23日


你的身体还好吗?

是否会腰酸背痛腿抽筋?体虚无力精神差?

这是身体在告诉你,要注重身体健康学会养生了。那么,你真的了解养生吗?

养生的内容非常庞大,如果想要了解养生精义,首先需要了解到养生这个体系的一些大框架,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养生这门学问的大致脉络。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八大部分进行了解。

01
做好养生是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的现状和社会现实情况来说,做好养生是重中之重的。

之前有个刷屏的文章说:第一批90后都秃了。还有一些新闻报道,说很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得重病,甚至是早早离开人世。其实如果纵观整个社会,差不多是一个十人九病的情况。现在想找一个百分百健康的人,还是挺不容易的。

现在社会上有两个普遍现象:其一是很多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其二是面对这些问题,社会上缺乏正确的理论、正确的方法和专业的组织来解决这些社会痛点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养生,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和现状下需要做的重中之重的事了。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整个社会都开始认识到,有个好身体能抵抗瘟疫有多么重要,于是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医学,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是传播和践行养生之道,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机遇。

如果人们都掌握了不生病、少生病的学问和方法,益寿延年是可以做得到的。

02
对养生要有基本的认知

既然养生这个问题如此重要,社会痛点很大,人们的需求也很大,那么很自然的,如果想要了解这门学问,得对养生这件事,有个基本的认知。

养生这个事,可以和卫生这件事放在一起来看。什么是卫生?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命。一听这个话,感觉就跟打仗一样。是的,卫生就好比是打仗。而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或者是管理我们的生命。

如果说卫生是军事作战的话,那么养生就好比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我们的生命。

所以说,养生和治病,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就好比,政治和军事,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样。如果把这两个领域,两种学问,混为一谈,就会变成用军事理论去治国,用治国理论去打仗,这样都是不合适的。

《道德经》中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对应在养生和治病这两个领域,也是类似的道理。道是同一个道,只是用法不同。以正养生,以奇治病,这是大的原则。

黄帝内经里面讲了这么一段话,非常的精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和治国也很类似,如果政治效果很好,天下太平,那是打不起来仗的。如果天下乱了,说明政治手段不行了,就得打仗。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平时不养生,身体就会生病,就好比是天下大乱一样,这时候就得去靠治病来解决问题了,治病就可以理解为是军事手段。

所以,军事手段都是不得已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得靠养生,让自己不生病,就不会在自己的身体里面打仗了。所谓的上工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03
治病与养生不同

养生领域目前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把治病和养生混为一谈,把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混为一谈,以兵代政,以治代养。这个问题是比较麻烦的。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好比一个很太平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君王,认为用打仗才能治国,整天到处打仗,天下不乱也乱了,不亡也亡了。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它其实是处于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行,根本不需要治病,这时候你用军事手段来养自己的身体,结果就是你本来没病,结果也被搞出来了病,小病也搞成了大病。

这个误区是比较普遍的,因为社会上很多人,一谈到养生,想到的就是吃点药补一补。这是以治代养,是错误的想法。从这一点,也就不难发现,目前社会上对养生这个事情,是普遍缺乏一些正确和专业的认知。

知道这个误区其实就能明白,养生并不是整天吃补药。

04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养生到底是什么?古人又把养生称之为是摄生,贵生等等。而且这门学问在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上,和治病的学问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大概说的就是只要正气虚弱了,什么病都来了。只要正气充沛了,什么病都没了。但是落实到具体怎么做上面,怎么让自己正气充体,可能会操作的人就少了。

没病找病治,会把健康的人治出病来,反过来如果通过养生,把自己养的正气满满,却是可以祛病的。

生病了,是你的治理系统垮掉了,身体转入军事系统在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开始打仗了。正邪二气作战,你的兵就是你的正气,敌人的兵就是邪气。你们俩作战,你通过养生,把自己的正气积蓄的多了一些,就意味着你的兵力增加了,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生病了,什么都不干躺几天,就能缓解很多,这就是道理。当然,如果是邪气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只是单纯的通过养,可能不一定打得过它。如果真到病重成那样,也只能使用最后的军事手段了。

05
了解生命真理

养生是养护爱惜我们的生命,如果要养护一个东西,前提是我们得了解我们要养护的对象。

那什么是生命?这个问题,被当前的主流知识界,认为是人类未解之谜。认为不可能回答,也思考不出来所以然。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古人早就给出了标准答案。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气的聚合体,生命的本质,就是气。庄子说“气聚为生,气散为死”,这就是生命和死亡的真谛。

气又是怎么形成生命的?气原本是一团鸿蒙之气,什么都没有,也没有生命,没有物质,那时候的宇宙,也就是庄子说的未始有物的状态。后来这个气分化了,变成了阴阳二气,当它们生成了相合之后,就生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

阴气阳气看着很抽象,具体的讲,太阳是阳气,是比较清扬的气,地球是阴气,是比较沉浊的气,它们本质上都是气,也都是由一个气分化而来,但是它们的形态不同,就变成了两种气,这两种气互相作用,就演化出来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古人称这个过程为神化。

那生命的结构是什么呢?它最基本的底层结构,就是阴阳二气。它们在人的生命中互相作用。

阴气,是体魄和形质的一面。阳气,构成了人的精神,灵魂的一面。阳气提供动力,把阴气聚起来,如果阳气衰弱了,形就衰弱了,人的形就垮了。神没了,人就死了。阳气没了,人就死了。这就是阴阳二气在人的生命中的基本作用原理。

为什么人老了,就会有皱纹,因为阳气虚了就撑不住形了,小孩子为什么吹弹可破,因为他阳气太旺了,就把形撑的鼓鼓的。抗皱的本质是什么?抗皱的本质,就是阳气满满。

06
阴阳不合是生病的原因

人为什么会生病?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阴阳不和了。

万物都是由阴阳造化出来的,生命也是由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来推动的,这就需要有一套确定性的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的法则。

违反这套法则,阴阳二气的运行就不调和。这种不调和,积攒久了,人就会生病。道理就是这样,生病的根源也就在这里。

07
养生可以改善生命状态

人的寿命到底取决于谁?

有的人说,取决于天地;有的人认为,取决于父母;还有的人认为取决于自己怎么管理自己的生命。这几个理解都对,组在一起的话,这个答案就比较完整了。

人的寿命的长短,同时取决于天地、父母和自己。天地,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父母,也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能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怎么管理和使用我们的生命。

也就是说,通过养生,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命状态,延长我们的寿命。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活的身心健康而愉快一些,让自己活的久一些。

这就需要系统的学习养生的学问和道术。等能把自己管好了,这个治身的道,和治家的道,治国的道,都是同一个道,只是运用的层面不一样。

为什么现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系统,很多都处于紊乱状态,因为多数人,连自己都管不好,治身这个小学都没毕业。所以在治家这个中学搞不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去工作了,在事业这个大学搞不好,也是很自然的结果。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各种乱的时候。不妨先从管理好自己,从治身开始,回头重修小学。

08
养生需要的三大件配套

当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之后,如果从现在就开始养生的话,需要哪些基本配套呢?如果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并践行养生的话,这里需要三大件的配套。

① 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学习。

② 需要一个群体,要有氛围。

一个人很容易松懈,坚持不下来。为什么军队打仗能摧枯拉朽,就是因为他们是个集体,有组织的行为,加强了每个人的纪律性。

任何有特定目标的长期规律性行为,都需要约束。自己约束自己,很容易就半途而废了。比如,和人打架很容易逃跑怯阵,但是整个军队一起参与作战,就不会想着做逃兵。

组织环境对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这样就能同道相成。

③ 需要一个目标。

可以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不生病少生病,寿命超过80岁。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再去解决家庭的养生问题,社会的养生问题。

有了这个目标,自己才有动力去学习和践行,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养生道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