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朱子理学的主要思想

 青君有缘养生堂 2020-11-09

朱子是理学家、儒学家、教育家,关于他的理论简单说就是一种哲学观念,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朱子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理气论

朱子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或称太极。朱子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子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子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子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二)  动静观

朱子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子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子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子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子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三)  格物致知论

朱子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子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子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四)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子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子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子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子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子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五) 美学思想

在朱子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子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子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子对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朱子哲学的影响

朱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子《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子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子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子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图文:朱武   朱林瑶  整理

审稿:本公号运营组

编辑:朱林瑶  朱武

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